洪水來了,城市自救,把水全引到農村去。農田被淹,傾家蕩產。農民十分明白這是他們的「命」。擔足了心,汗和淚都流乾了。年年一劫。看安徽水災中,農民甚麼都失去——只抓緊一張蓆子不放,這是他們全部的「家當」了。
看着這些畫面,覺得很悲哀。但在他們臉上,悲哀沉澱到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心靈的最深處。他們緊抓着那張看來並不值錢亦不珍貴的破蓆子。這是「安全感」嗎?
中國人一直重視這個。
打工的人失去工作,叫「捲鋪蓋」。算了,東家不打打西家,但那安身立命的鋪蓋得隨身帶走至天涯。「鋪蓋卷兒」指鋪的、蓋的,牀單被褥之類打成的行李,收拾「細軟」也是指這一扛上肩便可上路的身家性命財產吧。不管到哪裏落腳、謀生,這有着自己體味、體溫、未完的夢、待實現的理想,這讓自己在離鄉別井不眠之夜,得到一點親情溫暖和懷念的鋪蓋,令你平靜地享受它無聲的庇護。
至於那張蓆子,當然是準備在「任何地方」將就着鋪好躺下又一天——還有,迷信的中國人,一旦活不了,總不能曝在人前,蓆子一捲,便是他堅持着最後的一個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