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最不喜歡的人」<br>北大才子批評時局不留情

「中宣部最不喜歡的人」
北大才子批評時局不留情

內地著名青年作家余杰,頂着頭上最鋒利的一把刀,喊出可能是八九「六四」以來批評時政最尖銳的說話,他關心農民,痛批官僚,六年以來,國內外出版十三本書,共三百萬字,記下他對時局最嚴厲的批判。不過,有人看過他的書,走上他相同的道路,針砭時弊,發表文章,卻被頭上那把刀鍘下來,顛覆罪成被判入獄。余杰震驚、痛苦、憂慮,但信念,讓他繼續寫下去。 中國組記者

北京大學文學碩士畢業生余杰,還差三個月才到三十歲。他日前結束美國之行,回國時途經香港接受本報專訪。在整個訪問中,他的說話不多,但句句精警。提到自己的文章,他直認「我寫的文章都是對中國現實的批評」,但他對中國最嚴厲的批評卻因政府種種限制而不能在國內出版;他也自認「可能是中國共產黨宣傳部最不喜歡的人」;而說到痛處,今年五月被判顛覆國家罪的張宏海,相信是其一。

關注4下獄論政知青
「他走上這樣的路,跟看我的書關係很大,我也感到我心裏很痛苦。」余杰說。一九九八年,余杰第一本著作《火與冰》出版,哄動中國文壇,年輕學子爭相閱讀。
當年還是學子的張宏海,一天拿着《火與冰》到北京大學余杰的宿舍,找他討論文章。張宏海後來與楊子立、徐偉及靳海科等人組成「新青年學會」,定期聚會,討論中國政治和社會制度,並把文章放在互聯網上。然而,他們卻於○一年三月被當局拘捕。當余杰知道張宏海被捕後,非常震驚。

對中國長期發展樂觀
驚魂未定,張宏海等人今年五月被法院判以顛覆國家罪成,重判入獄八至十年,余杰奔走營救。余杰說,他必須這樣做,「他們僅僅是討論中國現實問題,僅僅是停留在思考、討論、寫作的層面,但就被判顛覆國家罪重刑。他們跟我一樣都是年輕的知識分子,都是三十歲左右,他們的命運就是我的命運,我關心他們,如果從一個比較自私的角度來講,也是關心我自己。」
至於他自己的命運會否真的和張宏海一樣,余杰說,他不知道,現在沒有辦法估計,但他卻對中國的長期發展抱樂觀態度,認為十年、二十年後,中國的民主會有一定發展,那時候,他個人的表達、出版、言論自由就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