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力量果然非同小可!
自七月一日五十萬市民上街反對《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抗議特區政府施政後,香港的政治局勢隨即起了極大的變化,不僅一向保皇的自由黨要轉軚不再支持政府如期就二十三條立法、不僅兩位主要官員被迫躬身下台;到昨天更迫使特首董建華先生在幾項重要政策作出讓步,包括再就《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全面諮詢公眾,並且不設限期;包括放棄由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先生出任檢討SARS事件委員會主席,包括要採取措施刺激樓市。
此外,董先生在經歷過五十萬人上街的「震撼」後更罕有的承認自己的施政作風、施政思維有問題,更罕有的承認自己六年施政有過失,並承諾以後將跟不同政黨、不同界別、輿論領袖以及一般市民加強接觸。
董先生及他的政府要在五十萬人上街抗議、要在社會走向官民全面對立的情況下才懂得修改不合時宜的政策、才發覺施政作風有問題實在是反應太慢、太遲緩了。不過,遲來的讓步、遲來的認錯總比堅持錯誤、總比繼續與民為敵好,因為這些轉變至少可以稍為紓緩政府與市民之間的緊張關係,避免官民對抗再升級。
要真正挽回民心、真正改善政府與市民的關係,靠的不能是一次的讓步、靠的不能是口頭上的承諾、靠的不能是口頭上的改變,而是要在施政作風、施政思維上作出真正改變,董先生能否在短時間內扭轉過往六年那種家長式的管治作風、那種偏聽的作風、那種漠視民意的作風實在是一大疑問。事實上過往董先生在不同場合包括答問大會的發言或施政報告中也曾一再表示要重視民意、了解民意、要「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但結果特區政府的政策及施政卻沒有任何改善、卻沒有「急市民所急」,反而不斷出現與民意為敵、不理民意的情況,過去大半年硬銷《基本法》二十三條就是最佳例子。現在董先生又再說要改變施政作風、又再說要聽取民意、又再說要「急市民所急」。這樣的話怎能教人信服、怎能讓市民有信心、怎能重建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呢?
我們始終認為,只有由普選產生的特首,才懂得人民是主人的道理,才懂得尊重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才懂得真正傾聽民意。董先生既要看北大人的臉色,又要照顧八百人小圈子的看法;可以說,要服侍的政治「主人」已非常多,他怎麼還能讓市民當主人翁、怎麼能有餘力聽取「主人翁」的意見呢?
(圖)董特首到現在才察覺施政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