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估值較低亞洲股市具吸引力

投資學堂:估值較低亞洲股市具吸引力

好友道:押後23條、葉劉淑儀請辭及梁錦松辭職等重要事項,假若1次過完成,可收穩定香港政局之效。可是董生偏偏要分開3次做,正如將1片朱古力糖,分開3小塊後,逐塊給小朋友,他肯定不夠喉,相信定有其他要求。
上回談到,多份美國著名財經刊物,爭相推出環球大企業的排行榜,例如《Fortune》推出Global500環球500大企業,《BusinessWeek》便推出Global1000環球1000大,《Forbes》亦不甘後人,推出Global2000環球2000大企業。此外,這些排行榜每年皆能吸引歐美投資者追看,對一些新興市場股份來講,更可謂是股份推介榜。
基本上,這3大財經刊物的環球企業排行榜,除名稱不同外,它們所採用的排行方法亦不同,例如《BusinessWeek》以企業的市值來排位,而《Fortune》則以企業全年營業額來排行。至於《Forbes》的排行方法則較為全面,它以企業的營業額、盈利、資產及市值等4個主要項目,綜合來作出排位,相對上《Forbes》的排行榜較為全面。

Global500未有港企業上榜
在翻閱這3大排行榜時,有一點頗令筆者詫異。
在《BusinessWeek》及《Forbes》的排行榜中,基本上不難找到香港企業的排位,可是在《Fortune》的Global500的排行榜中,竟然找不到香港企業的蹤影,換句話說,香港企業皆打不入《Fortune》的環球500大企業(2003年7月),真是始料不及。

由於《Fortune》定滙豐(005)為英國公司,中國移動(941)為中國公司,餘下和黃(013)了。可是以和黃去年營業額卻不足以進入《Fortune》的500大排行榜,幸好在其他兩大排行榜中有不少香港企業榜上有名。
根據《BusinessWeek》的市值甄選,在全球1000大市值企業中,和黃排第140位,至於《Forbes》的全球2000大企業中,據其資料顯示,和黃的營業額全球排行463位,盈利排行103位,資產排行171位,市值排行138位,而以《Forbes》的綜合計算方法,和黃在《Forbes》的2000大企業中,處第127位。
在《Forbes》就排行榜的報道中,有一篇名為"TheWorldtoGain"的文章,頗吸引歐美投資者投資亞洲區股市,文中指亞洲區企業將會有較大增長,同時更以各區估值作比較,例如美股(S&P500指數)PE為32倍,股價平均高達帳面值的3倍,歐洲股市PE處於21倍,股價平均為帳面值的2倍,亞洲區(除日本)PE僅13倍,股價平均只是帳面值的1.3倍。可見亞洲區的股份,在估值方面遠低於其他地區,對歐美投資者吸引力較大。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