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在其網頁發表聲明,指該國經濟已於2001年11月擺脫衰退,歷時8個月,較戰後以來歷次衰退期的平均時間為短。
聲明指出,美國商業活動在01年11月見底,意味始於2001年3月的衰退周期經已結束。不過,對於經濟是否自始回復正常生產力,該組織未下定論。NBER被視為判定經濟復甦或衰退的權威組織。
根據彭博資訊的資料,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01年11月為9.228萬億美元(約72萬億港元),僅較同年3月失去19億美元,或0.02%,跌幅遠細過前次衰退錄得的2.1%。關鍵在於消費者開支在今次衰退中不跌反升,是1948至49年以來僅見。
美國自二次大戰結束以來曾9度經歷經濟衰退,平均每次衰退歷時11個月,其中最長一次衰退是73年11月至75年3月間的16個月;至於歷時最短的衰退發生在1980,歷時6個月。
美國科技股昨天早段下跌,因IBM指科技需求並不突出,以及諾基亞發盈利預警。不過,由於美國首次申領失業援助人數降至3周最少,藍籌股跌勢較溫和。
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指早段一度跌61.98(0.68%),見9032.6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跌38.12(2.18%),至1709.85。開市後個半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杜指跌14.85,報9079.74;納指跌34.07,報1713.90。
在周三,杜指跌34.38,收報9094.59;納指跌5.24,收報1747.97。
美國上周(截至7月12日)首次申領失業援助人數減少2.9萬人,降至41.2萬的3周低位,少過市場預期的42.5萬人,因當局對部份廠房在夏季關閉的因素作出調整。但申領人數已連續22周高於40萬,反映就業市道仍疲弱。至於持續申領人數在前周(截至本月5日)減少11.7萬人,降至365.4萬的兩個半月低位。分析員說,美國企業的裁員步伐將於數月後減退。
樓市方面,由於按揭利率偏低,美國6月份新屋動工急升3.7%,年率升至180.3萬個單位,是1月份以來最高,且勝過市場預期的175萬個。反映建造業前景的建屋批則上月升0.8%,年率升至181.7萬個單位。
另外,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周三向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表示,日本、中國、南韓及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多外滙儲備,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是用以「壓抑」其貨幣滙價,但這些國家不能無止境地這樣做。
格林斯潘說,北京讓人民幣與美元掛鈎,已達到穩定中國經濟的目的,但中國不能無窮無盡地積累巨額美元資產,這樣會令中國的貨幣系統無法有效運作。他表示,愈來愈多證據顯示中國最終要容許人民幣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