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董建華禍港六年,施政失誤罄竹難書,他昨日表示7.1大遊行給他很大震撼,令他徹夜難眠,並承認治港六年有過失,不過他說從未向中央提出辭職,令市民失望的是他說要堅守崗位繼續帶領香港前進。面對已屆沸點的民怨,他更一而再、再而三,四度拒絕向市民道歉,由始至終不願向市民說一聲「對不起」。 記者:羅偉光、翁煜雄
【本報訊】兩名主要官員先後辭職,董建華內閣昨竟日舉行行政會議特別會議商討對策,會後董建華約於五時三十分召開記者會。身處政壇大地震震央的董建華露面時神色凝重,灰黑色的眼袋令他顯得疲態畢露。記者會甫開始,他分別以中、英文讀出聲明,宣讀連串他認為可回應市民訴求的措施,並表示「七月一日嘅大遊行,畀我好大嘅震撼,令我成晚瞓唔着覺。」
由於這是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及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辭職後,董建華首次召開記者會,在場記者都希望提出大眾關心的問題,不過主持記者會的政府新聞處處長蔡瑩璧,卻首先點中《文匯報》記者提問有關調查疫症專家委員會的問題,董建華看着「貓紙」流暢地回答,可是答案卻令不少人失望,因為董表示自己會接手主持調查沙士疫症的專家委員會,攬權作風絲毫無改。
接着道瓊斯通訊社記者問董建華過去六年有否想過辭職及向中央請辭,董建華聽畢問題指一指該記者說:「我回答最後一個問題,絕對沒有。」但他承認過去一段時間經常在想去留問題,結論是不能走,因為他覺得自己應積極面對市民批評及作出改善,不能在香港最困難、最需要穩定時離開,否則會帶來更多不穩定變數,「如果我決定去,係一個好容易嘅決定,係好容易做到嘅決定,但係如果要留喺呢度,係好艱難,要有勇氣,要有更大嘅付出。」
董建華承認「六年以嚟,我係有過失嘅」,但由於「香港是我家」,因此「我自己覺得,為咗咁我一定需要堅守住呢個崗位,繼續帶領香港前進。」在徐徐讀出這段「死守」宣言時,董建華語調顯得有點無奈的傷感,一度眼泛淚光,但他很快就恢復常態。
收拾心情後董建華又要面對另一難題,美聯社記者追問他是否應該退位讓賢或退居第二線,然後質問他有沒有考慮過向市民說一聲「對不起」,這時董建華面孔禁不住板起來,他先讀出「標準答案」,「做特首喺《基本法》內有明確規定,特首嘅職責係乜嘢,我相信每一位特首都會履行佢嘅職責。」
至於向市民道歉的問題,他則以每次只可問一條問題為由避而不答,並向該記者說了全場唯一一聲「對不起」,「每次只可以問一個問題,對唔住。」
董建華迴避問題,再有記者追問他會否道歉,董建華開始顯得不耐煩,「我講過好多次,對於所有香港發生嘅事,因為我係特首,我有職責,所以亦有責任,所有香港發生嘅事,我覺得我都有責任。」
董建華愈是避而不說「對不起」,記者愈是要他表態,另一位記者接力第三次質問他會否向市民道歉,董再次答非所問:「我作為特首,喺香港發生嘅事情係我最終嘅責任,我已好多次提過,你哋都好清楚。」連續三次被質問為甚麼不道歉,董建華已失去記者會開始時的淡定神態,一些托眼鏡、翻閱「貓紙」的動作令他看來有點慌亂。
但記者不待官員點名再直接追問他「你會唔會向市民道歉?」董建華只好第四次言不及意地說:「其實我已多次提過,發生嘅所有事情,我係有一個最終嘅責任。」
在整個記者會上,董建華由始至終沒有向市民道歉。他及後甚至表示,特區政府「完全沒有管治危機」,因為「所有的同事很團結……對整個情形掌握得很好。」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董建華表示留任比辭職更難,顯得去留有點身不由己,他指出特首下台機制與其他問責官員不同,涉及中央對港、對台政策布局,在北京角度看,特首是排在前列的一張牌,若民主派成功反對23條,第二步便是倒董,假如董建華真的下台,便可能產生骨牌效應,屆時反中央便成為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