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價格雖然很有可能已見頂,但回落的速度未必如過去般急速,主要是因為國內的基建項目發展,相信在未來仍然持續以高速進行,在需求仍然強勁下,應可抵銷資源價格的跌勢。
記得上周我曾此指出,國企股低迷時期已經過去,並已正式踏入新紀元,想不到事隔一周,國企指數已突破3000點關口,創出五年新高。
細看國企指數的日線圖,發現國企指數突破2000點關口,原來只是去年12月中的事,想不到經過7個月反覆上升後,國企指數已累積上升1000點。國企指數何時會升見4000點,相信已成為不少投資者心中的一大問號。但我個人則有保留,因為這和國企指數系內存在着先天性的問題有關。
細心的投資者應該會發現,國企指數系內共有29隻股份,但以市值計,超過一半為資源股,故國企指數日後的表現,與資源股的表現關係密切。由於資源股的盈利頗受周期性影響,故雖然市場普遍預期資源股即將公布的業績應該極為理想,但下年度會否繼續有好表現,則是一大疑問。
回顧過去十年,反映資源價格的CRB指數(CommodityResearchPriceIndex)每當升至250點附近,便會遇到阻力,而今年的高位亦剛好是二月時的251點。如下半年該指數未能突破250點關口,能源價格已見頂位的機會甚大,這明顯利淡能源股的前景,對國企指數是一大利淡因素。
環顧近日國企指數的升勢,其實或多或少是由能源股上升所帶動,當中最重要的因素,相信要數股神「畢菲特」增持中石油(857)。消息除了令不少本地投資者重新重視國企股外,亦令不少資源股得到外資青睞。其中摩根大通多次增持馬鞍山鋼鐵(323),更令市場嘩然。不過據彭博的預測,不少國企資源股在○三年的業績確是有極理想的表現,其中鞍鋼(347)便預期每股盈利將有26%的增長,而上石化(338)亦有20%的增長。以此推論,不少國企資源股的預期市盈率仍只有單位數字,難怪不少基金仍繼續追捧國企股。
但如果CRB指數的走勢真的已出現見頂的情況,那麼資源股在○四年度的盈利表現,是否仍能維持強勁的增長?這則要從兩方面去分析:一是資源價格將有多大的跌幅。因為資源價格雖然很有可能已見頂,但回落的速度未必如過去般急速,主要是因為國內的基建項目發展,相信在未來仍然持續以高速進行,在需求仍然強勁下,應可抵銷資源價格的跌勢;第二是國內對資源需求的增長有多強勁。因為現在最令市場擔心的,是資源的供應仍比需求為大,但如國內對資源的需求能持續急速增長,這將有助紓緩供過於求的問題,同時亦可紓緩資源價格下跌的壓力。
由此推算,相信在公布業績前,國企股走勢仍會反覆向上,資金追捧的熱情仍會持續,但要將國企指數推上4000點則有一定的難度。與此同時,投資者亦應留意業績公布後,市場對資源股○四年度的業績表現有何期望。如果市場擔心資源股會因資源價格有機會下跌而調低他們的投資評級,則相信國企指數亦會隨即見頂回落。故在國企股公布業績期開始之時,投資者亦應預先作好心理準備。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