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地鐵公司(066)公布今年上半年乘客量數字,總乘客量為3.63億人次,較去年同期下跌3.31%,主要是受「沙士」影響。機場快線在第2季影響最大,4至6月則只有95.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大跌52.98%。
有分析員認為,由於今年地鐵仍有物業發展收益入帳,故鐵路營運表現欠佳,對整體業績影響不大,但擔心明年之後缺乏地產收益,其股價能否企穩於現水平。地鐵昨日收市報9.55元,下跌2.05%。
地鐵各行車線上半年乘客量為3.6億人次,下跌3.01%,不過單以6月份計算,乘客量為5991.8萬人次,跌幅0.76%,較4及5月份疫症高峯期的跌幅收窄。
至於,機場快線的情況改善不大,6月份乘客量為3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下跌41.63%,不過由於今年首季平均每月乘客量超過61萬人次,令上半年機鐵乘客總數達289.4萬人次,跌幅29.65%。
滙豐證券分析員丘愛敏認為,上半年地鐵乘客數字反映其鐵路營運已不算差,隨着疫症過去,加上下半年西鐵通車帶來轉車乘客,將有助地鐵乘客量回復增長。
另一歐資證券行分析員指出,除了疫症問題,若計及去年上半年將軍澳支線尚未通車的因素,地鐵乘客量跌幅應更大,但由於地鐵仍有一筆早年已收取的62億元物業發展收入可供入帳,故上半年業績應不會太差。但隨後缺乏售樓收益,恐難保現股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