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作為國際金融及集資中心,地位領先於新加坡,但在信貸評級上,新加坡的主權評級為AAA,香港望塵莫及。消息說,港府的內部評估認為,儘管目前受到財赤困擾,但以本港的財政及外滙儲備、經濟體系的規模、股票市場的交投量、金融機構在港的參與程度及融資活動等,香港評級斷無理由墮後於新加坡這麼多,當局認為原因之一,是政府與評級機構的溝通不足夠,以及欠缺包裝推介,故有必要向評級機構陳列經過系統整理及滙報的資料,甚或提供更深入的內部財務數據及分析,以贏取更高評級。
以往,評級機構主要根據本港已公開的資料,加上與政府官員的不定期會晤,釐定本港評級。目前,標普、穆迪及惠譽給予本港的本地貨幣評級,依次為AA-、Aa3及AA+,外幣評級則為A+、A3及AA-,但標普及惠譽,分別於去年10月及今年4月,將本港的本地貨幣評級及本港的本地、外幣評級展望,由「穩定」降為「負面」,敲響了本港評級被調低的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