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萬二千名升中學生昨日知道派位結果,一如過往,有人歡笑有人愁,但今年在整體社會的怨氣籠罩下,一些派位不理想的學生和家長,情緒顯得特別激動,有小六學生涕淚漣漣地對着鏡頭說:「呢條路行得好辛苦!」政府聲言教育改革是為紓減學生壓力,但學生與家長的眼淚,正好說明了本港教育改革之失敗。 記者:譚秀嫺、倪清江、方敏瑜
【本報訊】就讀油蔴地天主教小學的劉俊嫻,昨日收到派位表後立即淚如泉湧,哭了十多分鐘仍未能平復心情:「噚晚睇電視新聞話有七成幾派到首三個志願,我心諗入到第五志願已經好開心,冇諗過入第十八志願。」她認為獲派的學校校風欠佳。
俊嫻雖在油尖旺區上學,但居於屯門,因擔心油尖旺區競爭大,自己全級二百人中考約一百二十名,所以選擇在屯門校網派位,第一志願是英文中學南屯門官立中學。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她獲得該校面試機會,並特地參加面試班,滿有信心在面試時取得好成績;但後來因非典型肺炎而取消了面試。
她認為,以往用三次考試成績來派位,今年改為兩次,令她失去拉高成績機會,「尤其係第三次試,我係有進步,自己成績向嚟唔會去到Band3……好唔抵,呢條路行得好辛苦!」小六女生在鏡前哭得聲嘶力竭,聞者心酸。
深水涉區家長李女士昨也悲慟痛哭:「我好痛、好痛,驚個女受唔到壓力,佢自尊心好強,驚佢受唔到刺激。噚日屯門有個小六學生自殺,我真係好驚佢!」其女兒在全級九十一人中考第十三,「𠵱家畀二十幾嘅志願我,你睇我點接受!」放榜後她即帶女兒往銘基書院「叩門」。
另一名家長劉太則怒氣沖沖,其子家昌獲派第五志願學校,未能入讀英文中學,她發晦氣說:「你(教統局)告我吖,我係唔讀,派位派咁差!」她將結果歸咎於教統局容許部份學校用三次成績派位,部份則用兩次,造成不公平。
為兒子報讀直資中學聖保羅書院的一名家長,昨日只對記者拋下一句:「派十幾呀,政府講啲嘢(指今年派位理想)假㗎!」便怱怱趕去其他學校。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兼風采中學副校長何漢權表示,今年家長和學生的情緒比往年來得更激烈,相信與整體社會風氣有關,「政府政策有任何嘢,佢哋都會激動」,但派位結果主要受學生成績、選校的技巧有關,而且區內「愈多受歡迎學校,愈少不滿」。
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高級講師馮偉華表示,現時社會瀰漫着不滿政府的情緒,「如果樣樣冇郁過,照既往安排派位,啲人可能重認命。」加上今年因非典型肺炎而致派位時大部份學校少計一次分數,「啲人可能會諗,『計埋呢次可能會好啲』,令怨氣更深」。
申訴專員公署昨日以保密為理由,拒絕證實是否接獲家長投訴。平等機會委員會昨日則接獲四個查詢,主要關於派位的隨機編號等,不涉及性別歧視問題。教統局共接獲八百九十宗查詢,主要關於轉校手續及派位制度。
教統局發言人提醒家長必須在星期四、五到子女所派學校辦理註冊手續,否則將被視為放棄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