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保育政策,終於在明日出籠。據了解,這份經過多任環保部門局長商討籌劃經年的政策大綱,基於政府財赤嚴重,政府迫於推出一份不耗公帑一分一毫的保育政策,政策傾向政府只擔任旁觀者角色,交由環保團體和土地業權人合作,或者由私人機構成立信託管理委員會。
擁有大量土地的部份新界村民,對政府不以買地解決保育問題,感到十分不滿,計劃明日到政府部門擲豬屎洩憤。
據悉,政府明日向外公布的保育政策諮詢文件,政府官員早前已與各個環保團體會面,並坦言要政府自掏腰包拿二百億元收購十二幅由環保團體提交的具保育價值地根本是沒有可能,現時的構思是建議團體利用現已設立的環保基金申請撥款,然後與一些具保育土地的業權持有人合作,舉辦一些類似生態旅遊的項目,這樣既可保育,又提供一些優秀場地供市民遊玩。
另一項建議是由擁有具保育價值土地的私人發展機構,成立信託管理委員會,並邀請政府和公眾人士如環保團體加入,齊參與平衡發展和保育的發展計劃。
有環保人士分析,兩個構思政府都毋須出錢出力,而過程中若出現任何失誤也與當局無關,因為兩者都不是由政府直接參與管理。這名環保人士認為,今次的政策將列出多個客觀指標去訂定何謂具保育價值用地,但整體政策只算是「有好過無」,對一些在新界擁有無數土地等待政府收購的新界鄉民來說,更是極之失望。
記者:謝穎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