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爭取學生入讀,學校近年招生花樣百出,校方如此耗費心思,背後原因與港府面對巨額財赤要削減撥款,甚至威脅收回辦學權有關。
雖然特首董建華三番四次強調港府投資教育絕不手軟,但在財赤愈趨嚴峻局面下,不得不與學校錙銖必較。若中一學生不足,翌年中二便要相應縮班,當局會按比例削撥款,以每名中學生資助額三萬三千六百元計,縮減一班三十五名學生,撥款便減少一百一十七萬餘元,而超額的教職員也需被辭退。
擔心撥款被削之餘,校方更憂慮港府正醞釀新政策向收生不足學校開刀。因收生不足反映學校「不受家長歡迎」,當局會考慮收回辦學權,當局早前表明正密切注視七十多間收生不足的學校,估計當中包括二十多間中學,一些連年收生不足的學校為免被列入「死亡名單」,遂想盡辦法吸引家長。教育界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認為,當局不能只顧成本效益,他促請政府減少每班學生數目,讓學校彈性推行小班教學。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