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社交須平衡發展

學業社交須平衡發展

對於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六女生跳樓自殺,社會福利署臨床心理學家吳允慧指,讀書應着重本身的態度及過程,而不是在乎成績,因為吸取知識只是人生一部份,反而性格和情緒發展比學業更重要,還要顧及小朋友的身心健康和人際關係,達到兩者平衡發展。
吳允慧又說,透過參加課外活動,小朋友可從中學習分辨是非能力,同時可幫助減壓。倘若子女的性格發展良好,他們也會擁有向上的心,自動自覺去勤力學習,根本毋須家長操心。

應參加課外活動
「樂苗坊」註冊心理學家周婉芬博士指出,家長必須明白讀書並非小朋友的一切,否則會令他們變成發展不均衡的人。即使子女考獲彪炳成績,也可能因為缺乏社交能力,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再者,子女在學業方面倘一失手,便會頓覺失去一切,很容易鑽牛角尖做出儍事。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