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中一派位是第二年使用男女混合一條隊模式,有三十間男女校獲派的新生出現男女失衡現象,六成半或以上是男生或女生,去年只有二十六間學校出現此情況。其中英文中學銘基書院連續第二年收生女多男少,該校擬開一班全女班及在女廁內增設五、六格坐廁,以應付「女校化」趨勢。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今年派位結果出現奇怪現象,有五十三名男生派入三間男英文中學;成績優異的女生則主要獲派往男女英文中學,其中十九人被派往銘基書院、伊利沙伯官立中學及循道中學。該校校長蔡楷俊相信,英文中學男女校將會進一步「女校化」。
銘基書院本學年中一五班中,其中一班女生佔三十人,男生只得十二人;其他四班也是女生略多。校長許俊炎昨表示,已收到教育統籌局官員通知,該校今年中一新生很大機會再次女多男少;他預計或須開一班全女班,稍後將諮詢新生家長。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去年七成新生為女生,校長蔡創達昨表示,幸好該校的設計有很多洗手間,所以即使全校變為七成女生都沒有問題,「如果有得揀,梗係唔想七、三(七成女生、三成男生),但係七、三都唔係洪水猛獸。」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曹啟樂認為,為免英文中學繼續「女校化」,當局應讓中文中學因應Band1學生數目開設英文班,或批准新直資學校可以是男校或女校,相信可減低女生迫入男女英中的壓力。
平等機會委員會發言人表示,今年未曾接獲有關升中派位性別歧視的投訴;去年接獲的五宗投訴,一宗不成立、兩宗調解成功,而兩宗調解不成功的並沒有進一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