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場現形記:再寫陳智思 - 李慧玲

新官場現形記:再寫陳智思 - 李慧玲

七月一日,陳智思如何度過?黃昏時分,他乘飛機前往泰國,做身體檢查,翌日返港。他離開香港前,看了電視新聞直播遊行片段。
他坦白「告解」:他事前估計,約有十萬人會參加7.1遊行,「五十萬」數字遠超他想像;他也以為,參加遊行的人有點湊熱鬧成份。直至他身邊的朋友,一個一個告訴他:「我去了遊行。」「我也去了遊行。」他認識這些人,很清楚他們並非湊熱鬧。
朋友們興致勃勃地講述如何捱過炎炎四小時,在維園等候出發,然後由銅鑼灣走到中環。大家在見證人民力量,為香港做一件好事……陳智思說,他參政目的正是為香港做事,他忍不住問自己:「我覺得自己好似miss(錯過)咗啲嘢。我係咪應該都參加這次遊行?」

「好似miss咗啲嘢」
他強調:「我一直有就23條諮詢選民,業界是接受立法的。遊行的市民,最不滿的是政府處事方式,對政府有很大怨氣和憤怒。」
三十八歲,年紀輕輕;一九九八年開始參政,透過保險界功能組別晉身立法會,有五年「政齡」。陳智思說,他第一次感覺好疲倦。他說,不能用「意興闌珊」,但卻覺得煩厭、挫敗,努力和汗水好像都全墮入黑洞。
(昨日已經寫了《陳智思沒遊行有感觸》,今日再寫,是想要完整表達陳的想法。社會上有些人當日沒有去遊行,現在後悔;他們當日可能懶、可能以為沒有用,也可能有其他原因。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而香港是容許自由選擇的。不過,聽到有人反思為甚麼當日不遊行,我還是很開心,所以要記下來。我是一個實際的人,歡迎他們。)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