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運動界盛事,首選為奧林匹克運動會,若要數體育用品界的盛事,則必屬德國ISPO展覽會無疑。這個每年舉行兩次的展覽,集合過千家體育用品及時裝公司,展出來年的流行產品及最新製造技術。我們將一連兩日報道這個運動用品業界的盛會,首先登場的,當然是最「熱」的2004年夏天產品。
每年兩次的ISPO運動用品展分別在夏天及冬天舉行,焦點自然是夏天及冬天運動用品及時裝。這個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ISPOSommer展覽,按展覽物品類別分為9個展覽館,名為Beachwear_ispo及Sportswear_ispo的展館共有63家游泳及一般體育服裝公司參展,這裏亦是20多場時裝表演的主要場地之一。
由於這些公司都是以衣服的獨特質料及剪裁作賣點,服裝款式坦白說不算大膽及花巧。不過,有身材及樣貌出眾的模特兒及銷售員作示範,買家的購買欲頓時提升。
2004年泳裝設計以貼身剪裁、快速乾身及防紫外光為重點,設計款式則回歸至80年代的泳裝特色、採用無縫技術及軟身皮革物料。運動服方面,2004年則以年輕用家為最大潛力市場,因此衣服質料除具有防水、擋風及透氣等基本功能外,款式設計亦跟隨時裝界的指標,即為80年代懷舊設計。
今年以澳洲Speedo及德國VeniceBeach的展覽攤位最大,Arena反而只租用小型的展覽攤位,展館內更有部份攤位空置。此外,銷售游泳用品的展商數目只有10數家(分布在其他展館),用品種類選擇不多,相信這跟德國的地理環境及零售市場疲弱有關。
今年開始ISPO將展覽日期由4日縮短至3日,展商都指德國的經濟不景,影響了買家參觀展覽及購貨意欲。今年參展商數目較去年減少118家至1185家,參展國家的數目亦由48個下降至44個。
話雖如此,體育服裝的銷量隨着運動普及化與時裝化而有增無減,就以美國的Nike為例,其公布的第4季業績,便錄得1.65億美元的稅前盈利,升幅達到24%。因此作為體育服裝製造商及批發商,說甚麼都不該錯過這個業界盛會。
記者:梁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