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用於非典型肺炎醫療開支高達七億元,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再要求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撥款五億元,用作支付至七月的沙士各項開支及準備下半年度可能再現的沙士疫潮,包括過去數月及未來一個月存貨的防護裝置,費用為一億七千萬元。
一份由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向財委會提交的文件顯示,政府原在沙士上撥出的二億元開支不足,必須增多五億元,用於防護裝置、藥物費用、聘用額外員工及家居隔離等措施所需費用。
單在保護裝置上,每天標準消耗量如N95口罩二萬九千個、手術用口罩二十七萬個、即棄隔離衣八萬一千件、護眼罩一萬六千個。該局已撥款醫管局支付四月時四千六百萬元的開支,但五月以後至未來一個月存貨開支共一億七千萬元。
沙士病人平均用藥費用為一萬八千四百元,該局申請二千萬元作六月以後的藥物及診斷費用,而期間醫管局額外聘請近一千名臨時員工,額外購買一百八十部呼吸機、二百五十一部生理監護系統及三十部流動X光機等,費用達九千五百萬元。
局方同時向非政府機構購買一百五十個療養宿位,為期三個月,另外又向房屋委員會借出空置單位作醫護人員宿舍,費用達二千二百萬元;故建議財委員把撥款由二億元增至七億元,該局同時評估下月的費用開支,視乎需要而可能再向財委提出進一步撥款。
此外,北京的研究顯示,中醫對沙士患者有實際療效。理大轄下的香港網上學府及京港中醫診所,昨日邀請中國中醫研究院的副院長劉保延講解北京中西醫合璧治療沙士的經驗。劉保延表示,該院向五百多名沙士病人進行對照臨床研究,其中二百多人只接受西醫治療,三百多人則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
研究顯示,接受中、西醫結合療法的病人,五天後血氧飽和量已回復正常;只接受西醫治療的病人則要十天,對病情嚴重的病人改善情況更為顯著。劉保延稱,中藥的介入對改善病人呼吸急促、乾咳、氣促、乏力四個主要的臨床症狀最具效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