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億王國舵手<br>星期日專題:劉曉光領首創走向國際

三百億王國舵手
星期日專題:劉曉光領首創走向國際

近年來港上市的民企屢出問題,令投資者對中資股有如驚弓之鳥,在天子腳下成長的北京首都創業集團(北京首創),旗下總資產達312億元(人民幣,下同)。北京首創總經理劉曉光說,希望一手建立的首創,旗下每一家附屬公司都成為名牌。 記者:劉碧思

北京首創旗下的首創置業(2868)剛於上月19日掛牌,身兼首創置業主席的劉曉光接受本報訪問時,罕有地談到自己的背景及作為國企主管的心路歷程。
劉曉光讀書時主攻商科,畢業後便當官,主要負責審批房地產,所以他絕對是一名內地房地產專家。不過,被問到對近期內地房地產政策推陳出新的看法時,他只管說:「北京樓市仍然健康平穩,空置率僅15%,沒有出現炒作情況。」直至談到北京首創的重組故事時,劉曉光的「商人魅力」瞬間流露。他於94年10月加入北京首創,負責貿易、零售等業務,當時的北京首創與其他國企一樣,過度投資令業務散亂、壞帳無數。

追收舊帳 訂發展路向
劉氏上任後首要任務是追收舊帳,結果他用了兩年時間,共收回11億元舊債。下一步,他要清理不良資產,為集團定位。當時,劉曉光心裏問:「首創究竟做甚麼呢?」結果他去蕪存菁,為集團定下3個發展方向:產業投資;上市公司;金融工具。他的構思是,透過投資金融業務,為集團產業提供服務;產業投資則包括地產、基建、水務等,為集團提供穩定收入;待個別產業成熟及有足夠規模,便籌備上市,籌集資金,為集團擴大規模。結果,北京首創旗下共有4家公司在內地上市,而首創置業則在港上市。

不過,北京首創在94年10月國企來港上市風氣盛行之際,與荷蘭國際集團(ING)合作設立一間閉端投資基金ING北京投資(1064),北京首創本身沒持控制權,但協助其揀選投資對象。劉氏早於94年3月便出任該公司董事,目前則為主席,故此他對香港投資界不算是一個陌生的名字。

集團利潤 8年翻40番
經過多年重組,劉曉光說:「95年時,北京首創總資產65億元,淨資產15億元,旗下有40個行業每年利潤僅2000萬元。去年,集團總資產規模已達312億元,淨資產95.6億元,營業收入是95年的22.8倍,實際利潤是39.5倍。」
劉氏認為,北京首創正邁向另一個新階段,讓該集團旗下的業務逐一上市。「到時北京首創就會變成一個很巨大的控股公司,到最後就連集團本身亦上市。」劉曉光更希望北京首創能走出北京、中國,面向國際。他說:「先要將產業做好,規模做大,然後便要引入行業中最大或最出名的合作夥伴,提高公司的管治及透明度,那可以吸引海外投資者,跟着便可上市。」首創置業就是按這模式,在港上市。

首置去年已開始籌備上市,但一波三折,拖至今年6月19日才正式掛牌。劉曉光(左二)親自來港出席上市儀式。

劉曉光認為,北京樓市仍然健康平穩,空置率僅15%,沒有出現炒作情況。

劉曉光指出,沒有北京首創,他根本踩不上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