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語:港交所前景明顯改善

投資新語:港交所前景明顯改善

筆者在今年3月尾曾寫過有關港交所(388)的文章,指出當時港交所的營運模式非常不健康,更狠批該股「無前途更無錢途可言」。不過,在近幾個月以來,港交所與政府為上市審批權進行交涉,加上內部作出整頓以削減開支及增加競爭力,另外,在投資市場開始有所改善下,該股的投資前景似乎已得到明顯改善。近日在兩則關於港交所的新聞公布後,更令筆者覺得應該是時候把之前的評語收回。
該兩則新聞分別為:「港交所新任行政總裁指出本港並不急需把股市的交易時間延長」,以及「港交所對於設立個人投資者戶口應以成本效益掛鈎」。兩則新聞之所以令筆者改變立場,主因是港交所在撤換了行政總裁後,港交所在提出政策時,已回復至一間上市公司應有正常的思路。

新管理層值得欣賞
要知道在商業社會中企業是否推行某一政策,應以成本效益為大原則,若因一些外在壓力而要非理性地盲從附和,就失去了投資價值。因此,即使政府在某些決議上表態,管理層亦應先看成本效益。

作為一所上市企業的管理層,持有的態度更應把股東的權益放在第一位,尤其是港交所,其單一「大股東」的最大持股量亦不超過5%,因此港交所管理層所面對的更是廣大的投資者。政府只應扮演監察者,只要港交所並沒有違法,政府根本上不應強行左右港交所的商業決定。
至於港交所在早前大幅度削減開支,重新向業界作出諮詢,重整現有資源,以及把較多的資源集中在向國內企業推廣業務等,都是挽回投資者及市場人士信心的政策,加上成交額增加,都使港交所的投資價值上升。當然,由於現時業務並沒有出現很大的改變下,投資價值亦不會一下子大幅急升,不過筆者相信在新的管理層以符合股東利益的政策來管理港交所下,港交所的未來前景將會較過去幾年明朗。
鼎康御泰證券研究部副經理 彭偉新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