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趁反彈減持外幣

實戰理論:趁反彈減持外幣

香港不少投資者喜歡持有外幣,特別是過去兩年美國處於減息周期,而某些高息貨幣如澳元及新西蘭元更加成為貪息人士之寵兒。去年筆者在預計美元將有大跌浪之時,亦同樣大力推介持有外幣,考慮點不在於利息,最重要是着眼於滙價之回報。筆者絕對反對為收息而投資之論點,所謂「財息兼收」當然吸引,但世事兩難存,魚與熊掌難兼得,在某些環境之下,就算高息也不是一個穩健投資。
投資之抉擇在於機會及回報率之吸引力,而不在於息率。息率只是其中一個考慮點,是用作計算機會成本的因素,但卻不是作為應否投資的取向。大家應不要忘記,二十多年前香港市民很流行高息外幣存款,結果此等貨幣跌足十多年,到現時還未升回當年高價。投資者絕對需要吸取經驗之教訓。
兩個月前美元跌浪最後一擊,令市場情緒一面倒傾向看好歐洲貨幣及其他高息貨幣,結果是歐元帶頭展跌浪,而澳、紐元等亦於上周開始拾級而下。當市場在兩個月前一面倒建議大家買外幣之時,羊群效應便形成,「財息兼收」的貪念再一次令大家中伏,高位接貨。

港股應逢低吸納
美元步入大升浪之時機其實已屆,首先,6月份聯儲局減息已令美元缺乏再減息空間,就算不加息也不用擔心有更壞的情況。另一方面,美國在沙士事件及美伊戰事完結後,經過未來一至兩個月消化滯後之經濟數據,可望顯示出一個復甦的狀況,有助美元上升。故此,筆者相信年底前美元可望再創全年新高,但在短線方面,由於累積升幅已大,實在有需要先行作出調整,令升勢變得更健康。在此筆者提出最後忠告,假若在未來數周美元調整,歐元及澳、紐元等外幣反彈之時,正是趁反彈減磅之時機。
其實美股或港股之大方向跟美元走勢是相近似的,當然,在時間上或者有少許誤差,這涉及到一些資金流向之次序及市場情緒的問題而已。若筆者預計之美元先調整再展大升浪是準確的,則港股亦應在七、八月份先行回落,再配合美元大升之勢確認,資金流向美元資產,正式創造牛市重生.故此,在下半年港股之投資策略應改變為逢低吸納,慢慢儲貨,此點筆者早前已有提及,大家應不會忘記。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