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03年已過了一半,是時候總結窩輪市場上半年的情況。無論你有否參與其中,都可以透過一些有趣的數據,對目前市場上最普及的衍生工具發展有多一點認識。
你知道02年全年的窩輪總發行量嗎?原來有多達646種,即平均每個交易日便有超過兩種新輪上市,數量為過去十多年之冠,也較97年的高峯期351種高得多。當然這有賴多面的配合方能成事。
那麼,今年首6個月的發行量又如何?根據港交所資料顯示,截至6月30日,發行商共推出216種新輪(並不包括進一步增發窩輪的申請),明顯較去年的發行量遜色,箇中原因與市場缺乏方向、及沙士爆發引致投資氣氛淡靜有關。但現時評估全年的總發行量能否與去年看齊,實在言之過早。
仔細分析下,筆者發現以下有趣的資料:
‧上半年發行的認購證共149種,認沽證則有67種
‧相關資產以恒指為最熱門選擇,於上半年推出的恒指認股證共58份
‧即市買賣的數量有上升趨勢
‧單是6月份的發行量已佔半年發行量超過23%
‧X輪(另類認股證)有37種,即總數的17%
若拿認購證與認沽證的總發行量相比,認購證的需求佔優仍是不爭的事實。始終,投資者習慣在升市中賺錢,或在市場調整時看好後市走勢而購入認購證。然而,在成交方面,認購證與認沽證不相伯仲,在十大最高成交榜中常見它們的蹤影。最要緊的是,投資者不應以發行商推出認購證或認沽證,視為他們對後市看法的指標;倘若以此作為後市走勢的水晶球便會出現問題。始終,他們的發輪活動主要是回應市場的需求。
無可否認,恒指輪已成為上半年窩輪市場的焦點所在,其發行量不但遠較其他藍籌為高,每日成交金額也持續佔據總成交的60%以上,反映投資者已視之為短炒恩物。歸根究柢,這是由於市場缺乏方向,投資者選股的勝算大不如前,基於恒指沒有買賣差價,相關股證便更為貼市,價格更為波動,故此,他們可透過具備槓桿效應的恒指輪,增大利潤。
我們亦發現即市買賣的投資者大幅增加,或許,由於發行商過去一年的投資者教育計劃帶來成效,加上市場波幅有限,大部份投資者已開始掌握到投資窩輪的竅門,較多選擇以窩輪作即市買賣,待價格轉變即沽出套利。
另外,我們亦發現窩輪的發行量與市場氣氛好壞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係。一般而言,發行商推出新輪主要是回應市場需求,市場氣氛轉好自然令交投暢旺,對窩輪的需求也相對增加。以上半年每月的窩輪發行量為例,6月份的發行量已有50種,佔上半年總發行量23%以上,這與當時沙士受到控制,令投資氣氛轉好有莫大關係。
至於X輪(另類認股證)也有一定的增長,更有新種類面世,代表了市場發展的成果,市場人士努力換取的進步。但筆者希望提醒投資者,他們必須對這類產品有一定了解,才進行投資,因為它們的特性及風險因素可能與一般傳統的窩輪有別,投資者可向其相熟經紀查詢。
雷裕武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