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師望愛徒重回「桃花源」

恩師望愛徒重回「桃花源」

「人活着要背負很多的責任,面對許多的挑戰,但願我們這群年青的心都能勇敢地面對,共同找尋人生的真諦,為教育界作出一番貢獻!」屯門公路大車禍其中一名罹難的年輕女教師洪平,年前在香港教育學院的同學錄中留言與同窗互勉,言詞間流露一顆赤子之心,以及對教育界的抱負,可惜天妒英才,紅顏薄命。

望為教育界作貢獻
二十八歲的洪平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由於有志投身教育界,續於香港教育學院修讀一年學位教師教育文憑,主修普通話科。
教院中文系普通話講師唐秀玲博士對這位已為人師表的學生印象深刻,痛失「愛徒」令她深感婉惜難過。唐博士形容洪平性格活潑,待人友善,尊師重道,與同班同學感情深厚。
畢業時洪平與同學們合製一本同學錄留念,當中洪平以簡潔的句子自我介紹,「我是洪平,又名Hazel,生長在一個偏僻的農村裡,那是人間的世外桃源,我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童年。離開桃花源,才知道人間的真貌,時常感到迷惘,迷惘於人活着的意義。人活着要背負很多的責任,面對許多的挑戰,但願我們這群年青的心都能勇敢地面對,共同找尋人生的真諦,為教育界作出一番貢獻。」其人生觀和抱負,可謂令閱者動容。
據唐博士了解,洪平是外省人士,早年移居本港,一直勤奮向學,並以作育英才為己任。唐博士希望洪平現在已重回「桃花源」,放下她的重擔,安息在快樂的世界裏。
此外,與洪平同屆修讀普通話科的一名女同學李慧,去年四月九日疑因工作不如意及與理想不符,在住所燒炭自殺身亡。對於兩名年輕學生先後去世,唐博士感觸良多,她寄語在世的學生:「生命長短並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但生命每一天的內容,則由我們雙手來創造,希能大家在悲傷過後,能如洪平所說,勇敢地面對各種挑戰,活出有意義的每一天。」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