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首艘萬噸級艦<br>日79億建準母艦

戰後首艘萬噸級艦
日79億建準母艦

日本是二戰戰敗國,被禁止建軍與製造航空母艦,但近年建造萬噸以上母艦型軍艦的步伐不斷加快。繼數年前服役的大型運輸艦後,日本海上自衞隊計劃在下年度防衞預算中,提出斥資一千二百億日圓(約七十九億四千萬港元),建造一艘類似輕型母艦、排水量達一萬三千五百噸的直升機護衞艦。

海上自衞隊戰力的骨幹,是由三十多艘護衞艦(即驅逐艦destroyer)組成的護衞艦隊。現時四個護衞群中,各有一艘可搭載三架直升機的旗艦,其中第三護衞群的旗艦「榛名」號,將於二○○八年退役。海上自衞隊打算建造的新艦,正是要取代它。

載反潛直升機 可射導彈
《東京新聞》報道,這艘母艦型新直升機護衞艦,從艦首延伸到艦尾的寬闊全通甲板,可讓三架直升機同時起降,指揮通訊功能會比其他護衞艦強。現正考慮的兩類機種配搭為:搭載四架SH60反潛直升機及一架MH53運輸直升機,或四架MH53運輸直升機。
甲板下方還計劃建造可容納直升機和車輛的大型倉庫,令它擁有空前的航空運輸力。
武裝方面,艦上計劃架設一座可發射各式導彈的垂直發射裝置,以及兩座高性能對空機關炮,但不準備裝備護衞艦特有的快炮。
新艦的排水量為一萬三千五百噸,是日本戰後首次建造超過一萬噸的戰鬥艦艇,建造費約為其他護衞艦的兩倍,接近配備先進雷達的神盾級導彈護衞艦。
海上自衞隊除計劃以此新艦取代「榛名」號直升機護衞艦,還希望將來能擁有四艘母艦型護衞艦。這種高科技多用途軍艦,將用於緊急情況下到海外撤僑、參與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以及應付災難等任務。

得隴望蜀 料招國內外反彈
新艦雖然不載戰機,但也算是母艦型軍艦,堪稱準母艦,艦橋擬設在船體右側,外觀更偏向母艦,可能會再引起日本國內外反彈。
排水量達一萬三千噸的日本大型運輸艦「大隅」號九八年服役時,曾遭南韓等國指摘。《中國國防報》前年也曾評論,指海上自衞隊「得隴望蜀」,謂「國內一些軍國主義者暗自竊喜。認為是『零的突破』,標誌着日本航空母艦的東山再起」。
中央社/本報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