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7.1五十萬人上街、特區政府押後為23條立法後,北京的態度一直都極不明朗,大家只能從田北俊、李國寶幾名「上訪」的立會議員口中,猜測北京的意向。但是,出奇的沉默絕不代表中央撒手不管香港事。相反,北京正在全面檢討回歸六年以來的香港政策,很可能要大幅修正,並醞釀大幅改組負責香港事務的機構。對港人而言,這是暴風雨前夕,福兮禍兮,殊難逆料。
香港的大示威,對北京造成極大的震動,因為這不但是香港人的問題,還關係到「一國兩制」的成敗,弄不好,現任中央領導人都可能被罵為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所以,雖然華東、華中等地洪澇成災,災情不斷擴大,但中南海還是把香港問題排在非常優先的位置去處理。
過去一個星期,中央曾多次開會研究香港的問題。各個不同的系統,無論中共中央、國務院,還是其他的情報系統、智囊機構,過去一個星期都派人來香港,接觸香港各界,了解香港人的真實想法,讓中央在重新評估香港政策時作參考。
一批批「欽差大臣」來港,同時帶出兩個重要信息:第一,中央對負責香港事務的兩大機構──港澳辦和中聯辦已非常不信任,大幅改組是遲早的事;第二,中央調整香港政策一事,目前在收集意見,還沒有拍板定案,港人還有可能爭取到中央向有利的方向去調整香港政策。
「以董建華為特首的特區政府」沒做好本份,是激發五十萬港人上街的主因。但港澳辦和中聯辦不了解香港的真正民情,事前低估其嚴重性,以致中央在協助特區政府處理危機時,處處陷於被動,也難辭其咎。
另一方面,過去幾個月正值中共高層交接,碰巧遇上「沙士風暴」,中央領導人無暇於香港問題。而在新一屆政府中,港澳事務改由國務委員唐家璇統領,較以往的錢其琛(前副總理),級別上低了一級,也預示了新領導人對香港的「完全放心」,為23條危機埋下伏線。
7.1大遊行後,中央明白到香港問題的嚴重性和複雜性,非唐家璇能夠完全駕馭。因此,在改組這兩個機構之餘,相信中央會找來更高級別的官員(至少是副總理,甚或政治局常委)統領各大「山頭」,改變目前港澳工作令出多門的局面。
港澳工作機構的人事改組,雖對香港有一定影響,但到底只是中央的執行機構,將對香港產生深遠影響的還是中央的香港政策如何調整。因此,「欽差」們在香港接觸甚麼人、聽到甚麼話,以及他們在報告中寫甚麼,才是箇中關鍵,才會對中央的決策產生作用。
筆者真誠希望那些能夠「直達天庭」的港人,在此至關重要時刻,如實向北京反映港人的憂慮和心聲,讓中央領導憑事實做出合乎港人意願的決策,否則香港將因而沒落,禍及子孫,實在是中華民族之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