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上月核心生產物價出乎意料地下降,是3個月內第二度報跌,主要受汽車、電腦以及家用電器價格下跌拖低。數據反映企業產品需求疲弱,不得不割價求售,令人對美國經濟今年下半年的復甦力度愈益感到憂慮。
美國6月份撇除食品及能源項目後的核心生產物價指數(CorePPI)下跌0.1%,4月和5月的核心指數分別下跌0.9%和上升0.1%。整體生產物價指數在5月份下跌0.3%後,上月升0.5%,主因是能源價格反彈。
市場原先預測上月核心與整體生產物價指數分別升0.1%和0.2%。與去年同月相比,上月核心生產物價指數跌0.3%,整體生產物價指數升2.9%。
美國製造業活動已連續4個月收縮,失業率攀上9年高位,顯示剛踏進今年下半年的美國經濟仍然缺乏動力。通用汽車(GM)與福特汽車(Ford)等美國製造商正提出各種優惠以刺激需求。
野村證券國際首席經濟分析員雷斯勒警告,美國企業目前正受產品需求疲弱困擾,不得不在價格上作出某些讓步,假如美國經濟在短期內沒有起色,物價持續下跌可能會很麻煩。
美國聯邦儲備局的決策者早前暗示,擔心物價持續廣泛下滑可能導致商業開支和工資下跌。
全球第2大體育用品製造商Adidas-Salomon行政總裁海納說,失業持續攀升,消費者缺乏購買意欲,零售商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減價吸引顧客。
另外,美國5月份貿易赤字擴大至418.4億美元,是連續第3個月接近3月份錄得的428.74億美元紀錄,主要受非石油進口貨需求持續上升帶動。市場原先預測美國5月份貿赤為415億美元。
4月份貿赤由原初統計的420.3億美元修訂為416.5億美元。美國5月份進口和出口分別增長0.7%和0.9%。
美國5月份對日本貿赤從4月的59.7億美元收窄至44.9億美元,是1998年1月以來最小貿赤金額;對中國貿赤由94.5億美元擴大至98.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