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振興經濟篇 - 李怡

李怡專欄:振興經濟篇 - 李怡

周末絮語
董政權七月七日凌晨宣布將廿三條立法押後二讀,股市立即應聲上升二百五十五點,成交逼近一百億元。
董伯和「如期立法」派一直打經濟牌,說要趕快立法才能振興經濟。事實如何?怕是延期或擱置立法才能振興經濟吧。

董宣布押後立法,之後兩天,立法會仍有五萬人集會,要求董下台和還政於民,說明押後立法未能回應市民要求。
董伯所有事情都做得太遲。若七一前接受三項修訂,不會有五十萬人上街,若七一後立即宣告押後立法,事情也不會發展到今天地步。現在是董伯被逐步迫逐步退,醜態畢露,市民的要求也升高了。

人大代表、親中議員黃宜弘以不文手勢向着七月九日的集會市民,公然侮辱群眾。
道理很清楚:五十萬連董伯都認為是理性、和平、有秩序的市民,要針對的正是黃某這類非理性的粗野動物。

董伯在七月九日向傳媒表示:對當天晚上的集會,他會以開放態度認真聽取市民的不滿和訴求。
但他卻常被身邊如黃某這類粗野動物所左右。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對港府宣布押後表決廿三條立法,表示歡迎,說是回應了港人及國際社會的呼聲。美國眾議院共和黨政策委員會主席考克斯、加拿大駐港總領事館、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均對押後二讀表示歡迎。
想起董伯上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上說,美國政界「很容易被誤導」。不知上述國際社會的回應有沒有被誤導?

董伯七月九日對傳媒講話時說:「目前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是要集中精力,使到社會穩定和團結,盡快使經濟恢復增長。」
使經濟恢復增長的話說了多年了。但去年董伯剛剛連任,一開始就集中精力搞廿三條立法,損害社會穩定,破壞社會團結,製造分化。他說的,永遠跟做的相反。

董伯在七月九日講話時,神情緊張,頻頻吃螺絲,說到「管治班子很團結」時,將「緊守崗位」說成「緊守崗會」。
他的真正意思大約是想說「緊守幫會」。專權政治其實與幫會的運作差不多。

一向非政治化和中立的國際經濟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罕有地評香港七一遊行後的香港政局,指若北京同意董下台,將可減輕香港的動盪。
董要振興香港經濟,似應考慮權威的國際評級機構所提供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