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市面出現不少主要以長者為銷售對象的長者保健中心,推銷所謂保健品包括床褥、食品、飲料、醫療器材等。本報過去常接獲市民投訴,質疑這些售價昂貴的長者保健品真實效用。最新一宗投訴涉及一部價值三萬八千八百元醫療儀器,推銷員介紹是「能醫百病」,但醫學界直斥推銷手法不負責任,並質疑有關產品效用,更直指此乃欠缺監管下所衍生的漏洞。
一臉茫然的梁小姐向記者大吐苦水:「真係好無奈,睇住啲老人家日日去排隊,幾萬幾萬嘅血汗錢就咁掉落去;重唔知有無害。我哋完全愛莫能助!」她的六旬母親曾患腸癌,現仍需每天服藥;惟其母依然不辭勞苦,每天前往元朗一家保健中心排隊,目的只為一部三萬八千八百元的高壓電位治療器。
梁小姐說,區內有多間長者保健中心,每天都有不少公公婆婆排隊入場,包括梁母。「媽媽最初就只係買啲平平哋嘅嘢返嚟,佢話嗰度啲人(推銷員)好好,啲產品重好犀利,乜病都醫得好。」
梁小姐形容,其母恍如着迷般深信產品能醫百病,最近其母與姑母分別付了一千八百元,各訂購一部價值三萬八千八百元的高壓電位治療器。
她說,其母指該儀器能活血化瘀、通血管、治失眠、便秘、紓緩痛楚、疲勞及提高自然治愈力。她大吃一驚,即向醫學界朋友查詢,友人均表反對;她與家人無不苦口婆心勸母「撻定」作罷,但母堅持要買,更不惜與家人激烈爭辯。
其後,她無奈陪同母親往查看,店員不斷向她游說,指日內便會加價至四萬八千元。她說,其間她發現該部儀器列明如發燒、晚期癌症等病者需聽醫囑;她即阻止其母使用,以免令癌病加重。「店員即刻話晚期唔得啫,你癌病又未到晚期,唔怕用嘅!媽媽信到十足。佢哋真係好離譜,為咗賣錢,連人哋嘅健康都完全唔理!最弊係我向好多政府部門求助,但原來係冇人監管呢啲產品。」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暫未有接獲所述產品的相關投訴。然而,市民在使用聲稱具醫療效用儀器前,應先了解自己身體狀況,並先諮詢醫生。發言人稱,政府已發表監管醫療儀器諮詢文件,建議對醫療儀器的製造、進口、售賣及使用作出規管,以保障公眾健康及安全。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勞永樂直指此乃長期存在問題,「係好大問題,亦唔係第一次聽」,這正是欠缺監管條例下所衍生的漏洞。雖然政府現正對設立有關監管制度進行諮詢,但立法需時,可謂「有排都未管到。」勞永樂認為,各界應多向長者加強宣傳意識,免受誤導。至於使用那些產品而有所損失的受害者,則可循民事訴訟追究;然而,一般「都好難追」。
勞永樂直斥有關銷售人員的手法不負責任,當事人身患癌症,店員卻隨便指稱癌症也沒問題,似乎看準病人求醫心切的心態。勞永樂議員提醒市民,在未徵詢醫生意見前,勿輕易相信廣告宣傳,否則可能耽誤病情,得不償失。他更質疑那些價值數萬元的「健康儀器」之效用及安全,他坦言:「功效冇人知,有害都唔出奇。如果真係咁好,點解唔見本地嘅主流醫學界去用呢?」
被投訴的長者保健中心發言人稱,療法標明的用途及功效,難以一時間作詳細敍述,因其原理是建基於科學,若想作了解,需詳閱有關高壓治療的書籍。發言人聲稱,經調查了解,員工並未游說過投訴人購買產品,並強調,此治療法在香港已發展了五年,從沒有客人表示質疑,只有「你啲(傳媒)和勞醫生等呢啲人先會質疑。」
(○七○四○三一)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