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今年初一家八口集體染上流感,其中兩人死亡的個案,中文大學微生物學系研究發現,致死的原因主要是患者罕有地同時染上流感及鏈球菌,導致嚴重肺炎。微生物學家認為,這個案反映要視乎流感個案情況而使用抗生素,以防患者同時感染其他細菌。
最新一期國際權威醫學雜誌《刺針》刊登了中文大學微生物學系提交的病例報告,詳述該病例中各患者的病發經過及化驗報告。報告撰寫人之一的中大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陳基湘表示,該病例為一個家庭集體染病,除其中四人旅遊日本後染上流感外,另一名並無外遊的十歲男童和七十七歲祖父,都在一月初因呼吸困難入院,繼而於翌日死亡。
他指出,當時院內曾懷疑是否禽流感引致,但在化驗報告顯示兩人染上甲型流感,同時感染鏈球菌,情況較為罕見,也是導致嚴重呼吸系統感染的原因,而男童口腔內有爛牙,不排除是鏈球菌的來源,而該家庭其他成員已康復,但部份血液內呈鏈球菌抗體,顯示他們都曾染病。
陳基湘說,鏈球菌是常見的細菌,可藏在口腔的爛牙內,鏈球菌有機會致病,引致發燒、出紅疹、甚至可以入血,影響腎臟。他認為,由於抗生素不能殺死流感病毒,醫生不會使用抗生素治療沒有呈發炎併發症的病人,但此個案顯示患者如同時感染細菌,則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所以應在適當時候使用抗生素治療流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