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23.2 亞洲第二低<br>消費信心緩慢復甦

上半年23.2 亞洲第二低
消費信心緩慢復甦

【本報訊】經歷美伊戰爭及非典型肺炎疫症後,有調查顯示,香港消費者信心指數輕微回升至23.2,較一年前的13.9上升近十點,雖仍屬悲觀,但顯示香港消費者情緒正逐漸復甦,也是01年下半年以來最高。金管局總裁任志剛也認為,金融市場對即將公布的第二季經濟數據應保持冷靜。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在今年5月19日至6月10日期間,向403港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香港消費者的信心指數,連續三次錄得上升,略高於去年下半年的21.3,但較去年同期的13.9則顯著上升(見圖)。是次香港的指數為亞洲區第二低,僅高於日本。
五項經濟要素內,四項(包括就業、經濟、固定收入及生活質素)均顯示香港人較悲觀,惟獨對股票市場最樂觀,該分類指數從一年前的22.3升至39.5,並帶動整體信心指數錄得明顯升幅。

港人對股市最樂觀
該組織亞太區經濟顧問王月魂對香港下半年經濟表現樂觀。他指出,除消費者信心有改善外,下半年旅遊業和零售行業會有上升,有助帶動香港經濟復甦。

下半年零售額料827億
他引述該組織稍後公布的MasterIndex旅遊指數時指出,亞洲7個國家包括澳洲、中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台灣,下半年會有530萬名遊客訪港,其中大陸下半年外遊會有18%增長,其中四成目的地為香港。另外,據萬事達國際本身的零售指數,本港下半年零售額會達827億元,較上半年增長0.8%。
王月魂更認為,本港消費者信心承受「沙士」事件的影響僅屬短暫,本港回復速度很快,即使沙士今年冬季重臨,消費者的恐懼也會大大減少。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副總裁暨大中華區副總經理張懷堅說:「雖然香港消費情緒仍然悲觀,並預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我們深信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隨着本港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日趨緊密,本港經濟將會持續錄得增長。」
對於最近本港的政治爭拗,張氏說,7.1大遊行和平進行,未有打破一隻玻璃窗,反映香港市民很清楚自己在做甚麼,這特質對香港日後發展有正面作用。

金管局:冷靜看數據
另一方面,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昨日在其每周專欄《觀點》內,也談到沙士對經濟的影響。他指出,第二季沙士肆虐期的經濟數據將會陸續公布,但幾乎可以肯定,有關失業、本地生產總值增長、消費支出、出口、投資、公共財政以至國際收支平衡狀況等數據都會轉差。
不過,他希望金融市場在消化這些數據時會繼續保持冷靜,並且理性地明白經濟轉差應歸咎於沙士及其他有關因素,然後作出理性的反應。他認為,前景因素對金融市場的影響理應大過歷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