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投資者都會有一個誤解,就是購買保證基金便不會虧本。但事實上,保本的結果並非必然。例如在基金公司所公布的強積金表現數據中,5月份一年期保證基金的回報竟然是負數。雖然6月份的數字已經由負變正,但這種保證基金竟不保本的情況,令人感到疑惑。
其實,保證基金所保證的東西,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兩類,就是本金保證及回報保證。原則上,保證本金的基金價值不應低於強積金的供款,所以不應出現負增長的問題;而如果保證基金所作出的回報保證是正數,基金亦沒有理由出現回報負值。
如果要得到保證基金所提供的保證,無論是保本還是回報保證,供款人便要遵守有關基金的條款。例如供款人要連續不間斷供款三至五年才能獲得有關保證。如果期間撤回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會收取一些費用,而原先所提出的保證便不會生效。因此,回報便會出現負值。
此外,如果保證基金所提供的是回報保證,有關基金可能把絕大部份資金投放在定息產品之中,然後再把收到的利息進行再投資。如果期間供款人要提取資金,對於基金運作會有一定影響,基金便會收取一定費用,以反映供款人贖回基金的影響。
所以在強積金選擇保證基金便要小心,特別預期工資可能下降或可能被裁員的情況下,最好不要選擇它。例如公司裁員,已選擇了保證基金供款計劃的投資者在被裁之後,因沒有新的供款,有關保證基金的保證可能會被撤銷。又或者原本每月供款$500,但下月工資下跌了20%,強積金供款下降至$400,每月供款下跌,供款人還符不符合保證基金有關條款,在回報或本金得到保證,便要視乎個別基金章程而定。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