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尼克遜因竊聽政敵的「水門案」而險遭彈劾下台;列根因非法軍售伊朗「伊朗門案」而蒙污;克林頓因在任阿肯色州州長時一筆土地買賣混帳掀起的「白水門案」而受查。邇今,在白宮首次承認總統喬治布殊在今年一月指摘伊拉克從非洲偷買核原料鈾是「錯誤」後,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直指白宮早知情報是錯誤的,令歪曲情報指控的火頭直燒到喬治布殊頭上,這個「伊拉克戰爭」隱隱然面臨「伊拉克門案」的政治龍捲風暴。
美國白宮發言人弗萊舍周一承認,總統喬治布殊今年一月在國情咨文中,指「伊拉克試圖向非洲買鈾」的說法,「不應出現於國情諮文」。轉彎抹角間,是承認了那攻伊情報錯誤和失實。
攻伊情報出錯和失實,這筆混帳理所當然要算落CIA頭上,但CIA不肯認帳。反過來,英國廣播公司(BBC)周二報道,CIA告訴BBC,早在喬治布殊發表國情咨文指伊拉克向尼日爾買鈾前十個月,即去年三月,前外交官威爾遜證實那情報是「錯誤」的,CIA立即將調查報告呈交白宮和國防部等多個部門,是向白宮提過警告了。威爾遜在周末時亦曾向傳媒表示,他曾前往非洲實地調查,但找不到證據證明伊拉克從非洲買鈾。
伊拉克向尼日爾偷買鈾以發展核武,是來自英國政府去年九月公布的伊拉克情報檔案。在國情咨文中,喬治布殊反正沒有理會CIA的警告,卻引用英國情報說:「英國政府獲知(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侯賽因最近尋求從非洲購買大量的鈾。」
今天,英揆貝理雅已因相關情報失實面對國會質詢,喬治布殊明知情報「錯誤」仍用來作為攻伊理據,猶如明知故犯和說謊,這隨即引爆一場政治風暴,國會民主黨議員責難聲四起,指摘他的政府沒有誠信、「總統領導失敗」,要求全面徹查他個人是否知道情報錯誤。
「當情報圈子差不多肯定那情報是錯誤時,為甚麼我們的決策人仍在總統今年一月的國情咨文用那情報?」麻省民主黨籍資深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不留情說:「國會必須展開真正的調查……美國人有權知道總統是否基於可靠情報作出戰爭決定。」
競逐明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麻省參議員加里也說:「喬治布殊政府不誠實。」民主黨主席麥澳利弗更指控喬治政府就攻伊情報有「隱瞞」(cover-up),「要不是總統喬治布殊明知情報錯誤仍故意在國情咨文使用,就是有政府高官故意要用那情報」,「這可能是近代歷史中首次有總統在國情咨文中故意誤導美國人」。
如果喬治布殊真的明知情報是假仍將錯就錯,除了說明美英為攻伊不擇手段外,還反映這個總統向國人說謊,掀起「伊拉克門」醜聞。
英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新聞網絡/霍士新聞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