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變、變!過去九天,民建聯主席曾鈺成先後變了三次臉。親北京政黨的立場隨風擺柳、飄忽不定,都是因為他們要照顧的利益太多了:一時要靠攏北京勢力;一時又要提防損失選票,顧此失彼,「變臉王」結果在台前落得一副尷尬模樣。 記者:譚暉、陳廣慧
【本報訊】先是說7.1遊行市民受誤導,後向全港市民公開道歉;先說自己不排除請辭行會職務的可能性,後又指並無計劃離開。昨天,多次轉換立場的曾鈺成,對於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應否繼續推銷23條立法,口脗再度飄忽不定。昨日早上他先在香港電台的《千禧年代》上說「葉太繼續做,難度特別大……咁多局長,亦唔見得一定冇合適人選」;話猶在耳,到了下午被傳媒問及是否換人會較好時,這次他卻說:「唔一定。」
不過,對於民建聯近期頻頻失分,曾鈺成也承認,近期有個別民建聯區議會候選人提出要退選:「佢哋覺得孭住民建聯嘅招牌參選,不利喎。」但他強調民建聯上下仍然很齊心。而一些致電港台的市民指,選民建聯等如選政府,所以惟有去選民主黨。
對於葉劉淑儀應否繼續推銷23條立法,曾鈺成昨天早上在《千禧年代》發表「咁多局長,未必冇合適人選」的言論後,到昨午以英語回答傳媒時,仍然說「公眾的反應是如果由葉太繼續推銷23條草案,可能會有困難。她可能會發現,比起由其他人去做,她做會更為困難。」
但當中文傳媒追問究竟葉太現在面對甚麼問題時,他卻說:「冇乜問題。」當被問及葉太是否不應該繼續推銷23條,他說:「我唔係認為唔應該。」至於是否換人推銷更好,他又否定說:「唔一定……等葉太同行政長官決定。」
然而,身為行政會議成員的曾鈺成,卻很介意外界指他「反口」。他昨日在立會內,再度被記者問及是否請辭和何時辭職時,他就斷言沒有這個計劃,又強調自己並沒有「反口」:「我對咁樣講非常反感!」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表示,民建聯唯一的本錢是替中方傳聖旨。該黨的基層工作不錯,但政治表現一向乏善足陳,立場飄忽,無法代表本土意見。他舉例,一些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平時高調批評政策,但一到投票的關鍵時刻,不是失蹤就是緊跟黨的投票取向。
他解釋,民建聯一直處於夾縫當中,一方面不敢偏離中聯辦及北京的路線,另方面又要兼顧民建聯在港的發展,結果變得左搖右擺。他並不認為曾鈺成的立場多次變更,令該黨在市民心中的形象轉差,因為「不嬲都咁差,不過𠵱家再差啲」。
另外,過去曾批評葉劉淑儀「不專業」的銀行界立法會議員李國寶,昨日強調.港府應自行決定是否由其他官員繼續推銷23條,他沒有意見;但在追問下,他又坦言葉太的表現可以改善,應多點與議員溝通,誠實、開放一點。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勞永樂則認為,政府應改派「柔和」的官員繼續推銷23條,例如民望高企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佢民望高,有本錢去蝕」。另外,立法會審議《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的法案委員會主席葉國謙預期,下周有機會重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