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年紀不同、背景各異,但7.1這個日子把他們聯繫起來。那天,他們都昂然用自己的腳步,與五十萬人一起,踏出捍衞公義、爭取民主的歷史腳步。7.9,他們再次聚集在立法會前,因他們都知道,腳步不能停下來,民主的路仍然漫長。 記者:徐岱靈、翁煜雄、張止寒
中學生們搖着螢光棒,高歌、歡呼、喝采,為的不是心愛的流行偶像,而是香港的民主前路。三十幾位來自「中學生關注《基本法》第23條立法聯盟」的同學參與昨日的7.9集會,召集人伍展邦更在會上對着幾萬名市民發言,多次獲選為最佳辯論員的他在台上激昂地說:「我哋要秉承自六四、五四以來知識分子對社會嘅承擔,不畏強權、熱愛自由嘅精神!」台下立時掌聲雷動。民主的種子,就憑這些年輕人散播下去。
伍展邦創立聯盟不足一個月,旋即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昨日更代表聯盟在台上發言,在集會開始前,與另一位召集人陳樺商討演詞的內容。展邦本來想在演詞中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但就遭到陳樺的反對,覺得這個口號來得有點人云亦云,「我哋唔係要博出位,唔想令人覺得年輕人係衝動,我哋只係想平實咁反映社會嘅事實」。展邦接納意見又埋頭苦幹去,改寫後的演詞令陳樺舉起大拇指。
將升讀中七的展邦是沙田呂明才中學的學生會主席,他直言喜歡參與政治活動,仍是一臉稚氣的小伙子就在立法會旁許下宏願:「好想做議員,因為覺得可以幫到好多人。我唔係嗰種坐喺度唔做嘢嘅人。我都知政治要犧牲理想、要妥協,但係我會盡量保持我嘅理想。」
展邦初試啼聲搞社會活動,初嘗成功的滋味,但就「抱怨」經常受到各類傳媒的追訪,少了很多私人時間,「逢係政府有啲乜新動靜,都有人打嚟,今個月電話費實爆晒。」聯盟受到市民的支持,他和其他幾位召集人都想繼續發展,他興奮地說:「就算得七成中學生關心,就算得一半人會行出嚟,咁都有千人啦!」
展邦更打趣地自封為「民主的種子」,正如他在台上發言時說:「香港嘅民主唔係靠呢代人,重要靠下一代、二代,我哋要薪火相傳,繼續擴展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