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員 吳志森
五十萬市民上街,徹底改變香港的政治生態,即使連田北俊這類不食人間煙火的富豪,也被群眾力量所震撼。田少和他領導的自由黨,堅持原來要求押後立法的決定,田少並馬上辭去行政會議成員一職,終於成為董建華政權駱駝背上最後一根稻草,形格勢禁,23條立法被迫押後。
半年後,23條立法的爭論必會重新再起,以董政府處理23條立法那種冥頑不靈的前科,以及董建華處理危機的應變能力,所有錯誤將重犯一次的可能性相當高,香港能再經歷這樣的折騰嗎?
即使董建華今天不馬上下台,但今後他和他的管治班子日子將更難過。除了被迫死忠的民建聯外,他的同盟者都會背他而去,董先生在立法會更形孤立,社會也很難找到支持者的聲音,董建華今後的管治將舉步維艱,是名副其實的破腳鴨,整個政府將陷入半癱瘓狀態。
若果董建華還繼續在台上四年,到他完成任期才黯然離開,香港將會被蹂躪成甚麼個樣子,實在難以想像。
難道中央政府能忍受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仍然不顧一切盲目挺這位既無能又不得人心的特首嗎?董建華提早下台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礙於面子,也因為中央的權力生態,換馬似乎不是最優先的選擇。一直有消息在政圈流傳,設計一個制度,讓董做一個名義上的領導者,把權力轉移給第二號人物來收拾殘局,是正在醞釀的方案,但問題是,誰來取董建華而代之?
在董班子內,想做第三屆特首的大不乏人,競逐也早已展開。在董的近臣中,專走上層路線,積累自己的政治資本,企圖提早取得權力的野心家呼之欲出。這類人永遠在背後為董出謀獻策,政策出錯的一切後果卻由董來承擔,永遠不站在台前為董辯解,自己永不犯錯,保持清白之身,排除所有障礙來取得權力。
為甚麼管治能力低下,應變能力差勁的董建華,會成為香港特首,一屆任滿又連任第二屆?這說明我們的制度出了嚴重問題。
在這樣的制度下,出現了一個忠厚老實但無能的董建華,使香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若這個制度仍然不改,比董建華糟糕萬倍,但陰險奸詐,獨裁弄權的新特首將會產生,這樣下去,香港將陷入萬劫不復,永不翻身的境地。
五十萬人上街,說明港人是如何珍惜自己的權利,如何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但若無一個堅實的制度作為基礎,一切都只是建立在浮沙上。五十萬人上街,管治者在民意面前發抖,阻止了董建華的倒行逆施。
我們應該繼續發揮民意的威力,推動全面政制普選。一個董建華下了台,絕不能讓比董建華更差的人上台,我們別無選擇,唯一的辦法,就是全面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