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麼做,顧住收尾兩年!」遇上人渣,我們會送上這樣的規勸。
大家都注重「收尾」,不光是文人寫作,才關心臨尾下的那一口棺材釘。然而,誰能判定這「收尾兩年」,甚麼時候開始?判定這個人,或者這塊人渣,已經身處「收尾兩年」?
人事無常,每一剎那,都可以是「收尾兩年」,甚至「收尾兩秒」;但按「常理」來說,「收尾兩年」,總該有點徵兆,例如:
一、神智長期迷糊。人,到了六十六歲,仍然一臉猙獰,兩拳緊握,誓與百姓為敵;這樣的「人」,只抱着一個念頭:「朕將死,就是不甘心沒人陪葬。」他不肯面對這「收尾兩年」或者「收尾半年」的事實,爛了心,放手大幹,死期,更近了。
二、忽然失常。我們看到一個「人」,走路顫危危,那張嘴,已經不能合攏:「討論了這麼久,還討論甚麼?過兩三天,趕緊把法例通過了,大家就不會有意見了。」過兩三天,法例沒通過,那張嘴,又說話了:「好了,拖一拖,不立法了,大家可以靜下來,去幹活,去賺錢了。」今日的我,不斷否定「兩三天」前的我,就是「忽然失常」。
三、權欲熏心,但同時在這「兩三天」,覺得「個人得失」和「仕途」,微不足道。我們也看到一個「人」,因為長期皮笑肉不笑,笑得一隻眼大,一隻眼小;本來要管人治人,飼主病發,他末路彷徨,不知進退;連「道歉」,都假得教人反胃。
能發一點慈心,「收尾兩年」,本來易過;可惜啊,都貪勝不知輸,貪生不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