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險 - 吳靄儀

走險 - 吳靄儀

別說七天,政治在一天內也可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七月五日,五十萬人大遊行之後第四天,董建華作出回應:23條立法再作三項修改,但要如期立法。這個非常冒險的做法,令人震驚。即時反應,沒有民間團體願意接受;七月九日在立法會外靜坐抗議行動按原定計劃舉行。政府的愚昧,實在無法理解。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三天內扭轉乾坤,令大部份市民支持如期立法?頂多只能游說足夠議員投票支持政府,但這樣通過的《國安法》必定遺臭萬年,嚴重打擊中國形象,而且經過過去數日的與中央往還,「一國兩制」、「自行立法」已無法取信於人。萬一投票有任何失誤,法案「意外」地被否決,董建華到時又如何?

最令人擔心的是,經過五十萬人抗議而仍然如期立法,必定令本來不接受23條立法的市民更憤怒,立法會外的抗議行動一旦出現亂子,尤其是如果警方武力鎮壓,香港就會即時陷入危機。假如警方為預防出事而反對抗議行動,不但即時落人口實23條立法尚未完成已言論受制,而且憤怒的群眾不會因警方反對而放棄自發聚集,到時大批警員出現拘捕示威者,必然造成衝突,透過國際傳媒報道,震動全球。
幸好形勢急轉直下,七月五日深夜,田北俊突然宣布辭去行政會議職務,自由黨維持支持押後二讀的立場,董建華緊急召開高層會議之後,決定押後二讀,於是避過一場大禍。但這次僥倖脫險,完全不是因為董建華有任何政治智慧,而是根本別無選擇。於是危險仍在,甚至暴露了無法控制管治班子的新的政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