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七月七日凌晨一時五十七分,特區政府發表聲明:「基於自由黨的立場,我們決定將(23條)條例草案押後恢復二讀……」白紙黑字,清楚記錄了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對香港的功績。
這一場「7.7事變」,用田北俊的說法,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高層次」的一場風暴。他說:「我沒有想過要做英雄,也不覺得今次自己做了英雄。英雄是五十萬上街的市民,他們表達了清楚訊息,而我們(自由黨)只是做啱件事。」
事件的轉捩點當然是7.1大遊行,逾五十萬市民上街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更高呼要行政長官董建華下台。
七月一日,風和日麗。田北俊當天大清早起來,與親友乘坐遊艇出海,享受陽光。這是這位富豪第二代慣常的假日節目。他沒有想過,幾個小時之後,他的心情會急轉直下。
黃昏,大夥兒盡興而返。當時已是晚上六、七時,他駕車準備在中環吃晚飯,卻發現遊行的市民竟然還沒有散去,人數多得擠滿了中環。他最後改道前往跑馬地,另找用膳地方。然而,遊行者的洶湧情景,暗教這位含着金鎖匙出生的政界貴族忐忑跌宕。
他告訴記者,目睹五十萬人上街,他覺得政府必須要押後立法,否則民怨沸騰,他擔心香港會發生流血事件。
七月二日,董建華分別召見他和另一位行政會議成員曾鈺成,討論如何處理7.1大遊行的洶湧群情。他向董建華提議押後立法。他覺得有需要親自前往北京,向中央官員反映他對處理23條立法的意見。
當時,行政會議還沒有準備翌日再舉行特別會議,所以他分別打電話給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廖暉和統戰部部長劉延東,提出希望七月三日上京與兩位官員見面。至於為甚麼是廖暉、劉延東,而不是其他中央官員,田北俊說:「在北京的高層官員,我想得出可以馬上安排見面,又與事件有關的就只有這兩位。這兩位是我在北京最相熟的官員,其他高層官員我都不認識。我於是透過他們的秘書,希望安排翌日上京見面。」
這兩位京官,田北俊與劉延東又比較熟一點。他說:「我是全國政協,政協的秘書處就是統戰部,我每次上北京開會,發文件、住酒店都是統戰部安排的,反而港澳辦從來不會理會我住那一間酒店。劉延東做副部長的時候,我已經認識她。」
劉延東出身共青團,被視為國家主席胡錦濤嫡系親信。胡錦濤擔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時,劉延東是團中央常務書記。九一年劉延東出任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胡擔任總書記後,劉也升任統戰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