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在「七一講話」中,不但未提出清晰的政治改革方案,就連「黨內民主化」這個毫不敏感的議題,似乎也刻意迴避,隻字不提。這種做法,實在有違近年的中共傳統。
近年,中共領導人在黨慶、黨代表大會等重要會議上的講話,通常都會花一、兩段,談論中共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黨內民主化。例如,江澤民在兩年前中共建黨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就用了近一千字討論黨內民主問題,表明「要切實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拓寬黨內民主渠道,加強黨員對黨內事務的了解和參與」。江在九七年的中共十五大政治報告中,更專門闢出一個章節「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設」來討論政治民主,聲言要擴大基層民主,保證和尊重人權。當然,這些都只是用來宣傳的空話。
但是,胡錦濤連「黨內民主」這樣的官話也隻字不提。可能是胡錦濤為向保守派抗議,故意採取的「消音」行動。消息指,保守派在六月中得悉胡將在「七一講話」中,提出推行黨內民主化改革的具體方案後,展開猛烈反撲,強烈要求胡刪掉有關內容。胡可能「順應民情」,把中共過去一直掛在口邊的「民主集中制」,也棄如糟粕。
胡錦濤反傳統的不提「民主集中制」,卻反傳統的提到弱勢社群面對的問題:「特別是對下崗職工、農民貧困人口和城市貧困居民等困難群眾遇到的實際問題,一定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幫助解決,切實把中央為他們脫貧解困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在中共不斷向金錢靠攏,不斷向資本家招手的時候,胡錦濤在黨慶座談會上的講話卻反其道而行。黨慶不忘貧民,體現了胡錦濤在闡述執政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時所強調的「貴民思想」。事實上,胡錦濤去年十一月底當上總書記後,已先後到過河北西柏坡、內蒙、北京等地視察,並看望當地的農民和下崗工人。
看來,胡錦濤深知民間疾苦。但是,中國過去五十多年的經驗表明,要真正體察民情,做到「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沒有民主的政治體制,是不可能實現的。筆者相信,胡錦濤也深明此理,只是現在他還無力推動政改,「七一講話」可能為他日後的政改鴻圖埋下伏筆。
(「七一講話」系列三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