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單靠技術分析勝算不高

投資學堂:單靠技術分析勝算不高

港府押後《基本法》23條立法的利好效應,繼續對香港股市發功,昨日恒指持續上升,並一度升破萬點大關。
短期阻力方面,港股在去年5月升破250日線後,最高時曾升至12021,為250日線之上的5.2%,而近期港股在升破250日線後,最高為昨日的10086,為250日線之上的5.8%。
近期大市在點數上,雖然仍與去年5月高位12000多點有一段距離,但若以拋離250日線的距離計算,近期恒指亦一度升至250日線之上5%,與去年5月時相若,故在上升動力方面這次力度亦不弱。暫時來看,筆者會以250日線之上的6-7%(約為10110-10200水平)為短期阻力,看看大市是否真正已擺脫250日線之向下拉力。
此外,近期外資追捧國企及中資股份,除了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外,據聞另一個因素,是基於人民幣的升值潛力。真是世界輪流轉,近年因香港經濟不濟,市場常有港元與美元脫鈎的傳言,港元滙率亦有下調壓力,而人民幣則因近年中國經濟強勁,令人民幣有升值壓力,但人民幣至今尚未自由流通,故轉持某些國企股,亦可在日後人民幣一旦升值時受惠。
昨日本欄談到美國人JamesAltucher對200日長期平均線的研究,在其報告「APrimeronthe200-DayMovingAverage」中,他指出,自1950年至2002年,這52年間,S&P500指數曾升破200日線142次,但僅有40次是正確的入市訊號,準確性只得28%,其餘102次乃走勢陷阱。同時在這102次的陷阱中,S&P500指數隨後跌至更低水平。

失守250日線必須止蝕
隨後收到一些朋友詢問:「250日長期平均線的效用是否不大?」筆者一向認為單靠技術分析,是不容易在市場中獲利,反而一套有效的投資系統,長線來講獲利機會較高及較容易,這套投資(或投機)系統應包括甚麼情況下入貨、出貨及止蝕等。
好像以長期平均線來作投資時,便須配合入貨、出貨及止蝕位,同時筆者察覺這些細節較技術分析更重要。正如Altucher的驗證,當大市升破200日線時,顯示股市有進一步上升機會,投資者可趁機入市吸納,但不要忘記當大市在再次跌破長期平均線時,便需要執行止蝕。正如Althcher的統計,在過去52年間的142次升破長期平均線中,有102次當股市再次跌破長期平均線時,隨後股市會進一步下挫至更低水平的機會率高達72%,可見再次跌破長期平均線時執行止蝕的重要。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