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悉,港交所(388)將於9月就投資者個人戶口諮詢公眾。港交所行政總裁周文耀對此事的態度較為審慎,認為要考慮成本效益;證監會主席沈聯濤則希望盡快成事,並會以「蘿蔔與棒槌」雙管齊下方式,威迫利誘經紀行配合。
證監會一直積極推動投資者個人戶口,最重要是防止投資者的資產被不法經紀挪用,其次是為證券無紙化作準備。不過,周文耀昨日表示,不應將個人戶口與經紀行資本要求掛鈎。他指出,不少銀行及大型經紀行現已提供類似服務,港交所若要推出,須考慮成本效益問題,例如是否會有新客戶使用,以及戶口結算運作中涉及的龐大資金,也要考慮對現時經紀行、託管商及過戶處的影響。他會與證監會研究,「若最後認為要有多一個選擇,我們會當作社會責任去做。」
周文耀又表示,會就實施無紙化市場模式在第3季諮詢市場,但個人對此同樣抱審慎態度,因為市場現有3000萬股票,要全面無紙化涉及法律、託管商及其他系統配合,故要在商業利益及監管兩方面取得平衡。即使推行,也應先在新股落實。
沈聯濤則指出,經紀進入香港市場的條件,較全世界以至內地都要低,所以出現了大批小型經紀,證監所提的改革只是為了令市場規範化,吸引更多投資,小經紀同樣受惠。
他舉例說:「就像煤氣一樣,本來係一樣好危險嘅嘢,但係煤氣公司搞好晒啲基建,既安全又userfriendly(方便用家),大家便會用多啲,各方面都會得益。」他又認為,使用個人戶口之後,證券經紀可以改為為客戶設計投資組合,收取服務費用,自己不「揸貨」。
他理解既得利益者會抗拒改革,因此要用「蘿蔔與棒槌」的方法,若經紀行的客戶全使用個人戶口,務必令損失的風險大幅降低,證監也會減低經紀行的資本要求(目前最少要300萬元),反之則視乎其風險程度要求其增加資本金。
證監會近期推行多項改革都受阻,沈聯濤說:「已吸取教訓,其中一項,是我們應在市場向上的時候推出改革,大家生意好,有錢賺的時候,阻力會細啲,所以如果下半年市況轉好,個人投資者戶口好大機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