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地,董特首(越來越多人,包括政府高官喊董特首作董生,親切或生保得就像住在隔籬的鄰居一樣,不知何時會連名帶姓的叫,就像小學同學一樣)收起了慈祥的笑容,行色匆匆的進出特首辦。
七月九日這日子終於推遲,五十萬人上街所滙聚的力量發揮作用,齊鼓掌!自從經了沙士一役後,香港似乎從危難中得到啟發,士氣大振。香港人是很奇妙的一群人,順境中或是小逆境中經常自怨自艾,但到了真正生死關頭時又會非常莊敬自強,生命力之強,難以估計。
香港人尤其對數目字敏感,1997前十年,全香港人都圍繞這四個數目字而活,有些人一早立定心腸,舉家移民,一了百了。另有一些看準那是一個危機,於是在樓市股市興波作浪,結果撈了一大票。但不久,又連本帶利輸突有餘。其餘大部份的香港市民,遙看着1997這日子,仿似到了期限便沒有明天一樣,把握着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瘋狂工作,結果造就了97前香港最輝煌的一段日子。
97前,大家留意還有多久到97;97後,大家留意恒指樓市每天跌多少;沙士一疫,大家每天關心新增個案及死亡人數;7月1日前,大家在期待這一天上街遊行。香港人彷彿有數目字才有目標,有目標大家就會衝,不知道下一個數目字會是甚麼?會在甚麼時候出現?如果能再次聚集幾百萬市民的士氣往同一方向衝,甚麼問題都應該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