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
去年,香港回歸五周年紀念時,我寫過一篇文章鼓吹港元與美元滙率脫鈎,現在,回歸六周年了,我認為這個問題還是值得再討論。
長期以來,港府高官絕口不討論這個問題,只是斬釘截鐵地說:「不會脫鈎」。我明白,如果高官稍為露一露口風,談論脫鈎與否的問題,全球的對沖基金,投機熱錢就會馬上來這裏狙擊港元。高官不談,民間談一次兩次,就沒人談了。
我先談脫鈎的壞處。有人說,脫鈎會引來對沖基金狙擊港元;有人說,脫鈎後港元利率會高升,使疲弱的經濟百上加斤,有人說,脫鈎後中央政府會不高興,因為內地擁有許多港元。有人說,脫鈎後的香港會變成阿根廷、印尼……動亂不止。
脫鈎會引來對沖基金的狙擊嗎?如果脫鈎是無聲無息,一個突然的決定,對沖基金是不可能狙擊的,因為一宣布之後,港元馬上急跌,對沖基金再也沒有沽空港元而能謀利的「水位」。
脫鈎也不會使港元利率上升,脫鈎之所以會使港元利率上升的先決條件是港府出面干預,不讓港元貶值,不供應港元,如果脫鈎後港府任由港元貶值,大量供應港元(當然得將發鈔的權利由銀行換移到政府)。港元利率不會升,近年來美元貶值,美國利率有上升嗎?
中央政府會不高興?不會的,如果港元貶值能救香港,中央政府只會高興,不會不高興。
港元與美元脫鈎,會不會出現阿根廷、印尼式的動亂?我看也不會,當年,亞洲金融風暴及其後的阿根廷取消聯繫滙率使社會動盪,總統被推下台。但是,香港與這些地方最大的不同是這些地方的政府都沒有外滙儲備,這些地方的商人都欠一大筆外債。
當年,這些地方實際都沒有能力維持其貨幣與美元掛鈎,只是政府以行政命令強行掛鈎,結果為了吸引該國貨幣的存款與貸款,利率就提高了,利率高,商人以為其貨幣可以與美元掛鈎就轉回借利率較低的美元,結果其本國貨幣一貶值,數以百萬計的商人一夜破產,公司倒閉,自然帶來巨大的動亂。但香港政府有很豐厚的儲備,加上香港市民早把一半的錢轉為外滙,港元存款不算多,一脫鈎,港元可能在短期間內急速貶值,但當貶值貶至一個程度之後,自然會出現挾淡倉的行動,當港元貶到很低時,港人也不會再爭着將港元兌換成外幣,這種情況就與股市一樣,當股價急跌之後,多數的「蟹貨」都不會賣了。
港元貶值,港府所擁有的外滙相對於港元就大幅增加了,也就更不必擔心對沖基金的衝擊。還有,相信全球的對沖基金對1998年港府入市之役印象猶新,全世界沒有一個對沖基金的勢力能強過港府。當年索羅斯誇誇之說的打敗英國政府,實際上是英國政府本已想英鎊貶值而不願公開說,開始時反而去托英鎊,最後才放棄,索羅斯沒有打敗英政府,只是猜中英政府的行動,更何況,那一役也只是20億美元罷了,相對於1998年港府入市之役,是小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