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 溫 - 鍾偉民

餘 溫 - 鍾偉民

澳門有兩個區,賣吃的,都有古風。
一個是爛鬼樓的關前街,街頭有「杜榮記」,下午開,賣即做油條腸粉。晚上,有賣羊肉鍋的路邊檔,聽人說,掛的是羊頭,以前也賣貓湯,我聽了就反感。
街裏橫巷,有「陸記」牛什粥,值得常吃。街尾,「榮記」豆腐麵有薄名,豆腐擱在麵裏,我不欣賞,但炸排骨麵不錯。黃昏,有用手推車賣糯米飯、粉果、燒賣和叉燒包的,從街頭賣到街尾;去年寒冬,遇上了,總買一兩個足料叉燒包在路上吃,皮軟心熱,真可以豎起來,作為爛鬼樓的圖騰。

下環街,美食也多。河邊新街133號「鴻記粥店」,老闆娘是賣豬肉的,留了最好的豬雜自用,要吃鮮甜靚粥,「鴻記」的豬雜粥、沙梨頭「六記」的豬骨粥、氹仔橋頭「峰景」的蟹粥,都好;手信街「三元粥店」的金銀丸,是其中一好而已。
河邊新街179號的「池記」,賣糖水,賣了六十年。小時候,姥爺姥姥領着我走過那條都是魚欄的長街,到碼頭去搭船回路環,走到「池記」,我就累了,要吃芝麻糊;我吃芝麻糊,要放一圈淡奶,黑白分明;移居香港,記着那樣的味道,要吃,竟吃到墨汁調的漿糊,從此,對這東西生畏;這夜,再到「池記」吃手磨芝麻糊,不稠不滯,三十年前的甜香,忽然回來了。
管店的人不老,當年賣我糖水的,該是他的祖輩;舊時情味,貴在能承傳。五塊錢一碗,暖人心的,竟然是老日子的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