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萬人受災 經濟損失70億<br>淮河水位新高

2100萬人受災 經濟損失70億
淮河水位新高

淮河汛情持續嚴峻,部份河段水位創新高,安徽淮南市一度告急,萬餘軍民頂着高溫鎮守大堤。為保護工業重鎮蚌埠市,安徽省昨再度炸堤洩洪。淮河三省水災至少造成十三人死亡,二千一百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七十億港元。

隨着上流洪峯壓境,淮南段淮河水位前日暴漲至二十四點四公尺,打破九一年「華東水災」的二十三點八二公尺紀錄,水位創歷史新高。隨着洪水逐步逼近下游,下游江蘇省洪澤湖水位持續上漲,逼近九一年「華東水災」十四點○六公尺的水平。

87萬軍民死守淮河沿岸
為保護中國第五大礦區的淮南市,安徽省近日動員萬多名軍民,頂着攝氏四十度的高溫,鎮守淮南潘集區平圩鎮的湯漁湖大堤,平圩鎮胡集村支部副書記胡兆良說:「這裏的堤壩如果潰破了,淮南平圩電廠、鐵路、潘集大煤礦也就完了。老百姓就不用說了。」為避免淮河缺堤,當局昨日再加派人手守護大堤,令在淮河沿岸死守的民眾、士兵由原來的五十七萬人,飆增至昨日的八十七萬人。
除了派人鎮守大堤外,當局昨日亦動用行洪區,分流洩洪。繼前日在唐垛湖炸壩洩洪,安徽省昨日亦在淮南市以北、蚌埠市以西的懷遠縣荊山行洪區炸堤洩洪,以保護工業重鎮蚌埠市,成為安徽省今年在淮河區第七個被啟用的行洪區。專家指出,若汛情惡化,淮河中游的十八個行洪區和四個蓄洪區將可能全部啟用。而安徽省為對抗淮河洪災,迄今已緊急疏散三十八萬沿河居民。

懷遠炸堤洩洪護工業區
當局指出,由於降雨趨緩及當局排洪得宜,淮河中上游水位開始下降,安徽西部阜南縣王家壩昨日清晨六時的水位輕微回落至二十八點二三公尺;而壽縣正陽關水位昨日也下降近一公尺,不過,安徽省淮河幹流昨日仍然全線超出警戒線;截至昨日,淮河幹流累計出現七百處險情,當中二十九處屬於管湧、滲漏等較大險情。
法新社報道,今次淮河洪災災情最嚴重的安徽省,截至昨日,至少造成五人死亡,五千三百多人受傷或染病,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四十八億元人民幣,中央政府昨日急撥七千八百萬予安徽抗洪,而解放軍亦加入救災,南京軍區安排部隊將救援物資,送往安徽阜陽、蚌埠等災區。
中新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