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非洲之旅一舉兩得

國際視野:非洲之旅一舉兩得

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昨日開始展開其非洲之旅,12日內訪問包括塞內加爾、南非、烏干達、尼日利亞和博茨瓦納等5國,每國平均停留約兩日半時間,可謂「畀足面」矣!
布殊這次處女作(上任以來首次訪問非洲)大鑼大鼓,惟恐無人不知他勇闖非洲,是肩負了反恐、防愛滋病、非洲和平民主和推動非洲經濟和貿易發展等使命。
月前美國國會同意布殊建議撥款150億美元作為協助非洲12個國家預防和醫治愛滋病之費用,是有史以來最大筆的援助撲滅疾病款項,國會還通過未來3年對非洲經濟發展的援助資金增加50%,如此慷慨,其實已露出有心「臣服」非洲之端倪,目的是阻遏非洲成為恐怖分子的基地。

成為布殊表演舞台
非洲一向給人的印象是貧窮、內戰、飢餓、疾病肆虐和文化水平低,加上多國政府貪污舞弊,彼此關係或仇恨又錯綜複雜,令致非洲大部份地區儼如人間地獄,為何國際組織、先進國家不插手?利之所在者也。
布殊這次選擇到訪的5個國家因符合打擊貪污、尊重人權、扶助企業和不損害美國利益等既定原則,才獲「大人」欽點。看看內戰頻仍、死得人多的剛果共和國(5年死300多萬人)和屍骸遍野(大多餓死或病死)的盧旺達,根本不值一屑;東非自由民主、反貪污甚力兼開放的模範國肯雅,又因5年前首都內羅比美國領事館被阿蓋德恐怖襲擊存有陰影惟有卻步;其餘眼中釘之利比利亞和津巴布韋更是免問,有人指總統先生非洲之旅是經過精心炮製之「秀」,筆者則認為,以援助安撫非洲國家、以反恐轉移(國內攻擊他撒謊)矛盾,這個「秀」怎樣也得落力演出吧?!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