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押後23條二讀,三間主要評級機構均認為,這與評級無直接關係,但會降低政府公信力,有礙日後推後新政策,削弱港府解決財赤的能力。
穆迪投資主權風險小組副總裁兼高級分析員StevenHess接受電話訪問時指出,法例內容與港評級無關,但政府最後才處理這問題,已削弱其公信力,減低市民信心,對其推行及執行政策增添困難,這可能會增加政府解決財赤的難度。不過,他認為只要香港不會有更多示威,則對外來投資影響不大,故該公司暫無意調整對本港的評級,但會繼續留意本港解決財赤的進度。該行仍維持香港的外幣評級為A3,前景展望為正面。
惠譽國際亞洲主權評級高級董事傅爾敦接受查詢時表示,政府押後二讀,與本港主權評級並無直接關係,但關注事件會影響港府公信力,削弱推行政策的能力,包括可能開徵銷售稅以解決財赤的計劃,也可能受阻。他說,無論在立法會爭取足夠票數或獲得市民支持,難度也有所增加,變相影響政府解決財赤的能力。
不過他認為,現時仍難評估政府能否如期在二○○七年做到平衡預算,要視乎政府私有化計劃及其他措施的成績,目前稅收佔經濟生產總值的比例,從九十年代中的百分之十八至十九,跌至近年的百分之十三,對財赤仍存在壓力。
標準普爾主權評級董事周彬接受電台訪問時也指出,雖然押後二讀對政府管治帶來挑戰,但對財政政策和財務狀況無直接關係,而標普會審慎觀察事態發展,對香港財政政策的影響。他又說,是否撤換行政長官要由中央決定,對評級的影響要視乎繼任人施行的財政政策。目前,標普給予香港本地貨幣負面的評級展望,主要反映對政府財赤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