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葉健民
「七一」遊行教人重新認識香港人,也叫我們為自己惑到驕傲。五十萬人抵住烈日當空,忍受着警方無能笨拙的交通管制,沒有一句怨言,也沒有人借勢叫囂鬧事。遊行中主辦者偶爾讓遊行者使用揚聲器自發叫喊口號,也沒有人叫出過火言論,人人顯得克制自律,縱使擠迫得透不過氣來也能互相諒解,大家持着那份對不公義的憤怒的赤子之心,誓要堅持到底,教人感動。那些屁股決定嘴巴的達官貴人,強詞奪理說民眾尚未成熟,公民意識有待提高,方可進行普選。請您們睜開眼睛,看清楚我們對民主的堅持和執着。
公民意識不足的是你們這批大官,不是普羅市民。以為大派免費午餐,請飲請食,小恩小惠,便能掩耳盜鈴,瞞天過海,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悲可笑。何志平沾沾自喜說七一的遊行,正好證明了九七前市民可以擁有的遊行集會自由,今天也同樣可以行使。這是事實,但我們的當權者有沒有反省過,八九六四事件天怒人怨,導致數十萬人上街,造成了多少的心靈創傷,特區政府治港六年,究竟作了甚麼事情,竟然可以再次激發五十萬人上街,民怨沸騰?
溫總理說得對,我們需要「理解、團結、信任」,但董建華和他的治港班子更需要撫心自問,他們是否真的理解民眾,信任民眾。何以五十萬人會齊聲聲討董建華下台?為甚麼會數個月之前香港市民可以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對抗疫症,今天港人可以瞬間失去凝聚力,對政府痛恨至深?歸根究柢是董建華對民情缺乏理解,對民眾缺乏信任。高官們處處以長官意志,家長口脗訓導市民,推銷政策,民眾倘不接受其觀點則馬上被斥着不了解事實,羊群效應,被人煽動。這種視民眾如阿斗的心態,是對大眾智慧的一種侮辱。民眾對政府的不滿,不是錯誤接收政府訊息,而是太清楚政策的失誤,擇善固執。民眾被誤導煽動上街對抗廿三條?誰人比特區政府更有資源去宣傳發動?董建華何志平以外,誰人有權去亂花公帑以密集轟炸電視廣告去宣傳廿三條,以千人宴、派戲票去利誘市民?以這種不懂市民所痛,輕視民眾,自以為是的長官意志去治港,何以能做到總理所期許的「理解、團結、信任」?
七月九日立法會就廿三條立法投票,將是特區政府的歷史時刻。順民意則民心擁戴,逆民意則自絕於民情。董建華,請你別做歷史罪人!我們心中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