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深遠的《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即將在立法會恢復二讀,惡法能否通過,取決於多名獨立功能組別議員。7.1大遊行不同界別專業人士紛紛上街表態,代表他們的議員卻恍如視而不見,還一副為難模樣,瞻前顧後說要諮詢意見才能決定投票意向;究竟他們在意的是選民聲音,還是撈政治本錢繼續保皇呢?
民主制度下,議員有責任聽取選民聲音,在此關鍵時刻,希望他們不要忘記自身政治前途最終還繫於選民手中一票;亞洲人權委員會發起「緊急呼籲行動」及有市民在報章刊登廣告,呼籲大家透過電郵、傳真或電話留言等種種方式直接向議員施壓,以集體行動向政府顯示人民的力量。 記者:羅偉光、何文雯
立法會商界代表田北俊已正式與董班子決裂,金融界李國寶的一票又該如何?事實上,李國寶還是整個商界中最敢於批評政府處理23條立法態度的一個,但日前應國務院港澳辦邀請上京後,李國寶聽到港府對條例的新修訂時,一改過去的批評態度,指修訂內容「幾好」。這會否是他「轉軚」的先兆呢?
一直以來勇於代表銀行業界發表對23條立法憂慮的李國寶,不滿的是立法仍有漏洞,認為保障資訊流通及清晰界定機密定義非常重要,上京前更對《信報》創辦人林山木稱可能賣盤表示關注。
到目前為止,李國寶仍表示要諮詢業界的意見,才決定如何投票,而業界意見要到本周三立法會開會前一、兩天才能收集齊全。
雖然李國寶多次批評政府問責官員不問責,又氣憤地指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質疑其代表的業界意見做法「不專業」,但以往先例顯示,李國寶對政府的立場最終多會軟化,又或在投票時「三點不露」,即使他於本周三表示支持押後二讀,也要視乎真正投票時他能否及時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