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多名在兩年前的會考中,只取得一科A,甚或最好成績六科的積點只有十五分的考生,昨日高考後卻同登五優狀元寶座。他們發憤讀書的方法差異甚大,有的考試前才「臨急抱佛腳」,有的則抱着「唔明就要問」的態度每日學習,讀書方法雖不同但成績卻同樣大躍進。 記者:倪清江、彭騰、郝君兒
論成績進步幅度最顯著的五優狀元,非陳鳳珊莫屬。她兩年前在會考中只取得十五分,最好的一科只獲C級,未能原校升讀中六,其後報讀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昨日她接過成績表後,感到十分愕然,她已決定選香港大學文學院為首志願。
至於讀書心得,她說有時會跟同學互相研習,平時溫習時也只是「好輕鬆咁睇吓課本」;還有她習慣在考試測驗前溫習才會「入腦」,所以往往「臨急抱佛腳」,但不會通宵溫習。
她相信自己成績大躍進,應歸功於讀書壓力減輕有關,「以前嗰間學校個個都好努力,啲人小息、食飯都揸住本書,好大壓力;但喺呢度自由啲,壓力冇咁大。」
陳鳳珊來自草根,一家住荔景邨,四周環境嘈雜,父親在機場做地勤養活一家,其母昨日特意請她飲茶慶祝。
就讀恒生商學書院的彭兆麟,會考得二十三分,只有一科A,但高考卻得到5A1C。他沒料到自己成績如此優秀,所以現正做成衣採購暑期工的他,昨日只請了半天假,下午還要上班,到晚上才可跟朋友慶祝。
他的讀書方法卻與陳鳳珊截然不同,「學校老師教曉我平時都要努力,唔係考試至嚟鋤」。他的學習要訣是,自我跟進學習進度,遇有不明白的一定要問,因為只有明白了,當碰到未見過的題目時才不會「坐喺度唔知點算」。
在他小學二年級時,父母離異,他由祖父母撫養成長。他說:「細個發生嘅嘢,我控制唔到,我控制到嘅係將來,所以要努力讀好啲書,將來我要有一個舒適嘅生活畀我屋企人。」他已申請去英國讀書的獎學金,希望將來做飛機師,或加入銀行或金融界。
同是由會考一科A躍升至高考五優狀元陳淑君,是傳統名校瑪利諾修院學校學生,她表示,除了平時讀書時「唔好累積唔明嘅東西」外,最重要是利用中六後的暑假來溫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