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眾叛親離的董建華 - 盧峯

蘋論:眾叛親離的董建華 - 盧峯

若果自由黨不再轉軚、若果自由黨不改變要求押後《基本法》23條立法的立場,那特區政府將無法得到足夠的票數強行通過惡法。也就是說,自由黨昨天的決定等同宣布政府在下周三趕立惡法的計劃將胎死腹中。
我們認為,自由黨建議把立法過程延遲至年底,雖然跟市民的訴求有一段距離,但至少是對市民呼聲的積極及正面回應,故此還是值得歡迎的。正如我們在昨天的《蘋論》中指出,暫緩立法、重新對話是對五十萬人大遊行的最起碼回應,也是避免危機惡化的唯一對策。自由黨建議押後立法,顯然認識到這個政治現實。

政治觸覺差於自由黨
只可惜特首董建華先生及特區政府的政治觸覺比自由黨還要差勁、只可惜特首董建華先生及特區政府對民情民意的觸覺比自由黨還要差勁,直到昨天,也就是大遊行結束後超過七十二小時,還不能作出甚麼像樣的回應。董先生雖然終於不再只說「早晨」、雖然終於開腔回應7.1大遊行,可是他依然在堅持政府的立法建議不損害市民自由之類的廢話、可是他依然沒有提出任何實質建議回應市民的訴求。這除了反映他「議而不決」的劣根性外,也顯示他根本沒有「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只是一味揣摩北京領導人的意思。像這樣的特首,怎不令市民徹底失望呢?

已被盟友及市民唾棄
事實上除了市民失望以外,即使一直支持董先生及特區政府的政治團體、重量級人物也紛紛表態要求政府盡快回應市民的訴求。而最讓人關注的是甚至北京政府在近幾天也一而再的召見及接見本港不同黨派、不同背景的議員及政界人物,以了解7.1大遊行的情況及市民的意見。要知道北京的支持是董特首能連任以至繼續撐下去的最重要因素,現在北京繞過董先生及特區政府,直接跟香港的政黨領袖及議員溝通,這不僅令董先生及特區政府顏面無存,更大大削弱了董先生的政治權威。
我們不知道北京政府的「異常」動作是否意味它對董特首的態度有任何實質的改變。但五十萬人上街的政治衝擊再加上政府遲遲不回應市民的訴求已令董特首陷於眾叛親離的困局中。甚至可以說,他已成了被市民唾棄、被政治盟友唾棄的「獨夫」。
﹙圖﹚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昨建議特首押後為23條立法。